(想像海岸線)中年危機的米勒   何志峰

《Miller’s Girl》中的男主角,米勒老師,可能與我年齡相仿,社會生態位也差不多,都是中年男人,在職涯上並未達到世俗眼中的高位,創作也乏人欣賞。他逐漸地,一直付出,一直幫扶着學生、家庭等發展,自己卻逐漸渺小,慢慢地迷失了自我。甚至在這個被認為是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做自己」這個論述,並不包括像米勒老師這樣的中年男人。這樣的一般男人,在女學生勇敢向他示愛時,他選擇懸崖勒馬,擺正師生界線,卻反而被愛上他的女學生批評得體無完膚。

他批評女學生的小說——以他們的師生關係為框架的情色小說——說:「你應該寫一些真正了解自己的東西。」他指責她「缺乏雄心,卻不自量力」,但卻被女學生倒打一耙,以這番「教誨」反過來批判他:「你只是個平庸的人。」

女學生說:

「你會被泥潭吞噬,你所偽裝的小人物,然後你會消失。人們對你的關注,不會比幸運餅乾裏的箴言多一點。對那些曾經期待你不止於此的人來說,你是多麼讓人失望啊……難怪你會待在這裏。」

老師通常會鼓勵每個學生說:「你要加油、努力,你是一個特別的人。」可長大進入社會後,幸運的人會發現自己一點都不特別。女學生的這段台詞,更是將這種現實提煉成最惡毒的語言,刺向這個毫無防備的男人。

他的編輯妻子更狠:「終於!終於!有人對你那些顯淺的小說多看一眼,你就如此興奮了?突然覺得自己有價值了?」她冷嘲熱諷地說:「是她的馬屁讓你覺得有價值,還是她的青春氣息?」

這種話裏有話的說詞,直接揭露了妻子對丈夫內心深處的蔑視——丈夫彷彿只是個工具男的存在。兩人大吵一架後,妻子對丈夫的不滿,只留下一句:「那你就寫出來啊。」她嫁的是作家,而不是一個教書匠。

無論是妻子,還是懷着仰慕之情的女學生,她們都愛的,是他看似擁有、但一直被自己壓抑的「才華」。但這些才華,就算曾經存在,也在這些不同語言的利劍中,被折磨得消失殆盡。戲劇將一切放大到極致,但對於平凡人來說,這也不過是生活裏的一點點打擊罷了。這些男人可能我們每天都遇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