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服務人員亦該有的反抗力 徐薏

服務業並非一味要將顧客奉為至上,在面對某些可能干擾其他客人的行為時,採取必要措施也是在所難免的。個人認為,只要權責明確,這類情況完全可以得到妥善處理。

以斐濟航空(Fiji Airways)一月十八日從美國飛往斐濟主島維提島(Viti Levu)的一趟航班為例。一名六十九歲的澳洲婦女在機上不斷高聲辱駡丈夫,隨後更是擾亂秩序,開始辱駡工作人員。最終,空姐不得不使用膠布封住她的嘴,以防止她繼續騷擾其他乘客。

這趟FJ871航班於一月十八日從三藩市出發,斐濟時間一月二十日抵達目的地。在十一小時的航程飛到一半時,這名婦女開始大聲講話,斥責坐在旁邊的丈夫。丈夫忍無可忍,請求空姐為他換座。這一舉動激怒了婦女,她質問空姐丈夫去了哪裏,因未得到具體答案而歇斯底里地發作起來,用髒話大聲斥責空姐,甚至言語中帶有種族歧視,還拋擲水杯。有目擊者稱,她當時疑似醉酒。

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這名澳洲婦女不斷口出粗言穢語,情緒越來越失控。起初,有空姐試圖讓她冷靜下來,說:「別生氣、小聲點。」但婦女大聲回應:「你別再激怒我了!你在挑釁我!」

這樣導致機組人員不得不採取強制措施。當機組人員強行將她移到飛機後部時,她繼續尖叫並反抗,聲稱「我沒有做錯甚麼」,並辱駡機組人員是「醜陋的人」,還威脅說「明天要把他們直接帶到美國大使館」。空姐強行將她移至機尾座位,並用膠布封住了她的嘴。

飛機降落後,這名澳洲婦女被警方拘捕,並被法庭判處三百四十五澳元(約一千六百九十二港元)罰款。斐濟航空發言人事後在向媒體發表的聲明中表示,保障乘客和機組人員的安全是公司的首要任務,對航班上任何威脅行為實行零容忍。

換作其他地方的空乘人員,或許也有過類似的想法,但關鍵在於他們是否被授予了適當的權力,讓他們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果斷採取行動,而不用擔心事後會被「秋後算賬」。斐濟航空的這次事件,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