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勢經文)outlet不out 方道源
自認為精打細算,一年總會抽空一天假期到香港東薈城outlet「入貨」,連同不定期到日本台灣旅遊,一年間停留在outlet的日子,絕不少於兩天。無他,這裏既能滿足購物的樂趣,亦能用相對低的成本去購買名牌服裝。
作為投資人,一般都會着重性價比,然而outlet銷售的名牌,往往是入門款式,幾乎都會欠缺最經典的最高工藝的產品,於是同等質量下,名牌打折後的價格仍比一般牌子貴上不少,為何着重性價比的人,依然會購買?豈不是自打嘴巴?難道是他們的虛榮心?
其實品牌的價值不止在質量上的差異,更多的是一種市場定位,用不同的定位,塑造不同的消費族群,而這些消費族群,又成為另外一種形象代表,用形象代表去建立圖騰,這種圖騰文化又可以減少別人篩選成本。對於一個人要建立初始印象,談吐衣著都極為重要,如果身邊人穿着一些符合自己格調的品牌,就大大減少向對方銷售自己形象的成本,於是我們從衣著中就可以大概分別誰土豪誰土包誰貴族誰暴發戶,當然這不一定完全準確,但總算是提升識別效率的方法。
我們會定義身上穿着大大logo T恤的是誰,身上一絲不苟西裝挺直的又是誰,基本上就大概有誰更值得信任的初步定義。於是,我們看到個別以仲介佣金收入為主的小伙子,為了建立客戶信任,總是戴着品牌特徵明顯並且保值的手表;女生們「死慳死抵」都要購買名牌手袋,在閨蜜中展現活得不錯的樣子;只有那些知名富翁,自己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品牌,大家無需篩選成本,品牌價值才回復產品工藝的本身。
自問不是富翁,雖然社恐,但仍要在職場打滾,躲不開也避不過在outlet購物。款式過時不打緊,能為尊駕省下的鈔票,一定不會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