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修法讓醫科生在畢業前實習 羅奕龍稱當局持開放態度

 【專訪】醫科生難入行成為近年社會關注問題,在昨日立法會社會文化範疇施政方針辯論大會上,有議員提出修法讓醫科生在畢業前實習,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回應時表示,當局持開放態度,但需平衡質量,以及會否對在外地升學的學生不公平,會多聽意見。

 羅奕龍亦提到,山頂和協和醫院是協同使用人手、儀器和空間,提升服務量,例如山頂醫院將部份白內障手術轉至協和醫院,每月提升兩倍服務量,滿足市民需求。

 羅奕龍回應時提到,協和醫院其中一個使命定位就是提升本澳醫療水平,因此會不斷開展人才培養。透露家庭醫學培訓基地開設不足半年,已為二千七百名醫療人員提供培訓。

 對於議員建議推動跨專業私人診所的醫療網,羅奕龍稱當局持開放態度。他又提及現時透過資訊互通促進各方合作,例如現正使用的電子健康記錄平台(HER),本澳所有的醫院、衛生中心和大部份非牟利醫療機構均已加入,亦已開放給私人醫療機構,包括診所使用。

 就有關公私營醫療機構協同發展研究,羅奕龍表示,中期研究報告支持澳門採取公營、私營、非牟利三方協同發展,研究結果認為這個模式兼顧居民使用服務的可及性,亦保障提供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具備成本效益。

 澳門協和醫院院長劉正印表示,目前北京協和醫院累計派出一百零二名專家,支援澳門協和,現有五十五人在院工作。澳門協和將持續與衛生局合作,進一步分擔更多的公共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