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回應議員梁孫旭有關青年就業問題時表示,支援青年就業要有完善的扶持政策,希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優化就業服務機制,包括開展「澳門高中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模式及與高等教育銜接」研究,並在社文範疇促進產業就業對接工作。在實習及就業機會方面,「青年善用餘暇計劃」二0二五年提供五百個名額,二0二六年增至六百個。「澳門大專學生內地實習計劃」二0二五年提供五百二十個名額,二0二六年增至六百二十個。二0二六年「澳門青年專業發展計劃」增加企業數至十三間;「大講堂」培訓由二百名在職青年增至五百名。
她又表示,希望推動高校提供各類培訓或國際認可證書課程,研究推行「微專業」課程,即周期短、認證度高和實用性強,例如智慧教育等,課程約一至二年。
就體育發展方面,柯嵐表示,將開展運動員生涯轉型支持體系檢視計劃,明年(二0二六年)將開展兩個普查,分別是競技體育實力與發展潛力普查,以及大眾體育現況普查,以整體檢視體育全面發展的情況。雖然文體部門合併,文化局的體量,不論是人力資料或預算,都較體育局大,但政府不會忽視澳門體壇發展。在運動員保障方面,她稱,正著力解決運動員求學與訓練間的矛盾,其中在中學階段,教青局與體育局協同創造彈性學習條件,讓運動員在密集訓練期間,可減輕課程壓力;而在中學升大學時,澳門菁英運動員可通過保送機制、密集訓練期間保留學位,以及聯繫國家級體育學院等途徑,為運動員提供持續發展和退役保障。她認為,運動員「退役」可視為「生涯轉型」,因此政府將開展運動員生涯轉型支持體系檢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