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曝光八起 涉稅中介違法違規案件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電】(記者劉育英)上海、福建、江西、貴州、大連、深圳、天津、湖南等地的稅務部門二十八日集中曝光八起涉稅中介違法違規案件。涉案者分別受到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列為涉稅服務失信主體等處罰。

 上述案件涉及的中介,有的介紹企業虛開發票,下游企業利用這些虛開的發票抵扣稅款、虛增成本,進而實現少繳稅款的非法目的;有的主動實施違法稅收策劃,幫助被代理企業多列成本偷逃稅款;有的幫助大量網絡平台靈活用工人員在平台所在地登記為個體工商戶,通過將個人勞務報酬所得轉換為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少繳稅款;有的以涉稅中介為掩護,利用員工或親屬身份註册大量空殼企業,形成團夥對外虛開發票;有的與稅務幹部勾結,註册大量空殼公司虛開發票,牟取利益。

 這是今年中國稅務部門第三次集中曝光涉稅中介違法違規案件。深圳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陳志剛表示,涉案中介利用專業優勢觸碰法律底線,既損害行業信譽,也給被代理的中小企業帶來經濟損失,還損害國家稅收安全,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今年以來,稅務部門明顯加大了對涉稅中介違法案件查處的曝光力度,形成了持續震懾。

 法律法規及行業規範對涉稅中介的執業行為有較為明確且清晰的規定,為其合規執業劃定了剛性邊界,提供了具體遵循。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介紹,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直接明確了涉稅中介違法執業的法律責任。《涉稅專業服務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了以實名制為基礎的「信用+風險」管理機制。通報的案件顯示,稅務部門查處案件時,同步採取扣減信用積分、納入重點監管名單、列入涉稅服務失信主體等懲戒措施,有利於持續規範涉稅中介執業行為。

 國家稅務總局強調,將持續支持和規範涉稅專業服務行業發展,依法查處涉稅中介違法違規行為,嚴肅查處稅務人員與不法中介內外勾結、通同作弊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保障國家稅收安全和納稅人繳費人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