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九日電】十一月十九日,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透露,該院經過基因編輯的豬腎臟在獼猴體內成功存活超一年,功能穩定,這是除美國外全球首個異種移植靈長類動物存活達一年的案例,標誌著中國在該領域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器官資源嚴重短缺是世界性難題。在解決移植器官短缺的問題上,醫學界一直在探索將動物器官用作移植來源。然而,異種器官移植常出現難以完全避免的免疫排斥反應及微血栓形成問題。中國同種器官移植臨床應用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因編輯豬的研發能力也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基因編輯豬到非人靈長類動物試驗中,豬腎移植給猴子遲遲未能突破長期存活,成為制約中國異種腎移植進入臨床研究的最大瓶頸。
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專家陳剛教授說,全球每年僅百分之十的器官移植需求能被滿足,異種移植成了破局希望。團隊關於異種移植接受度的調查結果顯示,移植等待者對異種移植的接受度總體良好,但他們更擔心感染風險,同時期待異種豬腎能達到與同種異體腎臟一樣的存活。異種移植早期用靈長類動物做供體,因排斥強、倫理爭議大屢敗;而豬的器官大小、功能與人相近,生長快易繁育,成了最優選擇,但免疫排斥和跨物種感染兩大難關始終擋路。
據此前報道,陳剛團隊近二十年深耕於異種器官移植研究,尤其在近五年集中實施了二十餘例新型基因編輯豬到獼猴的腎移植動物實驗。在不斷總結和改進的基礎上,二0二四年五月,在經過動物實驗的倫理批准後,他們採用pCMV陰性的四基因編輯豬作為供體,將單個豬腎移植給獼猴,同時切除獼猴的自體雙腎,通過改進免疫抑制方案,最終移植腎存活一百八十四天。在移植後五個月內,獼猴的移植豬腎功能完全正常,各項生理指標也基本正常。
陳剛透露,團隊正衝擊臨床前標準,期待三到五年內讓臨床試驗患者用上豬器官。不過,倫理審查、跨物種感染追蹤等問題仍需慢慢攻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