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中國製造助全球產業鏈升級 汪海月 馬姝瑞

 在近日舉辦的2025世界製造業大會上,首次設立的智能機器人展區吸睛無數,其中一款綠色的智能噴塗機器人正模擬真實軌跡對白色車身進行噴塗。

 「這是我們今年剛推出的新技術,通過機器人內部集成的智能工藝系統,可以自動完成配色、換色、噴塗、清洗等工序,平均80多秒就可以完成對一台車的噴塗。」埃夫特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王勁松介紹,除了應用於國內工廠,公司生產的噴塗機器人等產品已進入意大利、德國等知名汽車生產商的生產線。

 從掌握十八般武藝的智能機器人到頗具未來感的飛行汽車,這場以「智造世界·創造美好」為主題的展會匯聚了中外企業在「智造」領域的最新成果,在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升級的當下,獲得了廣泛關注。

 作為一家專注於研發生產機器人的企業,2024年埃夫特工業機器人銷量超過16000台。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遊瑋說,中國有豐富的場景和製造業的基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更助力機器人持續迭代升級。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同比增長9.5%,佔出口總值的60%,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兩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

 出口「含新量」的躍升折射出中國製造業正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將創新成果帶到世界各地,為全球產業鏈優化升級注入新動能。

 深耕工業車輛領域60餘年,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研發了超100種型號的智能物流產品。本次展會,這家公司帶來了四款無人駕駛智能叉車產品,其中一款AGV無人叉車能自動精準取放、搬運放置於9米高的貨品,不久將應用於印度尼西亞的工廠。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增量預計將達到8萬億元,對全球製造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0%。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已接近30%,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

 隨著中國製造深度融入全球產業發展,跨國公司也積極與中國企業加強合作,共享中國製造業升級紅利,並借助「中國經驗」賦能全球項目。

 上千台機器人協同作業、AGV小車自動輸送物料、工業CT實現高效質量分析……走進大眾安徽MEB工廠,高度智能化的場景讓人驚嘆。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全球最先進的工廠之一,這家工廠正開足馬力,加速生產。

 據介紹,到2030年,大眾計劃在中國推出約50款純電及插電混動車型。這些新產品都將實現全面的智能互聯,並配備最先進的駕駛輔助與自動駕駛技術。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表示,如今,大眾在中國開發一款新車型的周期已縮短至24至30個月。憑藉相關經驗,大眾也將歐洲市場的產品開發周期從原先的48個月加快到30至36個月。「這樣的提速顯著增強了大眾在歐洲及其他地區的競爭力。這表明,中國經驗正在賦能大眾汽車集團的全球發展。」貝瑞德說。

 「中國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僅讓我們能為本土客戶提供定制化且快速上市的解決方案,更能依託中國的創新與製造實力支持全球項目。」近期到訪安徽合肥的馬瑞利驅動事業部全球運營負責人斯特凡諾·彼得里利表達了相似的看法。

 作為一家在華深耕近30年的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商,馬瑞利目前在中國設有8個研發中心,17家工廠,產品不僅供應國內,也供應海外市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超過了2200億元,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佔比達到11.7%。

 「我們將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誠摯歡迎更多外國企業到中國投資興業,共創美好未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25世界製造業大會開幕式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