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挑戰大腦有助於延緩退化,不過研究指出,大多數腦力遊戲的效果只限於特定任務表現,難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記憶與決策。而以下六個方向,是目前研究支持、能有效降低失智風險的生活習慣,不妨參考一下吧!
1.動起來:運動是最強腦部保養法
運動不只強身,還能強腦。每週進行一百五十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騎單車、跳舞)能改善血壓與血糖控制,增加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與營養因子,還能降低失智與認知退化的風險。
2.挑戰大腦:學新東西比玩老遊戲更有用
與其每天重複同一款遊戲,不如學習新技能、新語言或新樂器。這些陌生又有挑戰性的活動,能刺激大腦建立新連結、提升認知靈活度。例如學做一道難度高的新菜,練習左手寫字或學跳舞,或是參加腦力比賽或社團活動等。
3.吃得健康:食物是大腦的燃料
研究顯示,麥得飲食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飲食原則包括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堅果、橄欖油、魚,少吃加工食品、反式脂肪、糖、紅肉。簡而言之,越接近原型食物,對大腦越好。
4.保持社交:聊天是大腦的健身課
與人互動,不只是情感支持,更是認知刺激。透過對話,大腦需要辨識語言、表情、肢體語言,並快速反應。這種綜合訓練有助於提升記憶、語言能力與判斷力。事實上,長期社交隔離已被列為失智症的風險因子之一。
5.睡好覺:晚上的大腦在維修保養
睡眠不足不只是累,還會讓腦部當機。睡眠時,大腦會進入清理與修復模式,幫助移除廢物、強化記憶、穩定情緒。研究顯示,長期每晚睡不到五小時,失智風險將大幅提升。一般建議,每晚睡七至九小時,保持固定作息,並且睡前關掉螢幕、避免咖啡因。
6.掌握健康:身體好,大腦才跟著好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憂鬱、聽力退化等,這些慢性病若沒控制好,都會影響腦部健康,增加退化風險。因此,定期健檢、控制慢性病、戒菸、少喝酒,都是預防大腦老化的基本功。◇
(資料來源︰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