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馨香逐晚風  李蕭錕

聽說,李王聞此詩後,當下悟道。

所謂「見微知著」,事情兆發的始端,便能洞見未來。相傳,在無佛的時代,獨覺聖者目睹落葉和飛花,便知曉世間萬法均為因緣所生,也為因緣所滅,事物均為「空性」,並無實體存在,他因此而開悟。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當法眼與李王漫步欣賞花兒的同時,法眼不愧是法眼,他看出萬法之「空性」,萬法以虛妄之相示現,並不具實體;他也看出,「芳華之後,必然凋落」的宇宙「眞理」、宇宙「實相」,所謂「成、住、壞、空」,萬法跳不出這種自然的法則。

 花兒會凋會謝,這是「眞空」;艷冶嬌柔的存在吾人眼前,這是「妙有」。法眼禪師並不否定花之美艶與存在的事實,也不消極地接受花兒的枯萎和空寂,他只是寓佛法「空理」於眼前「假相」;當吾人欣賞花兒的當下,不必過度執著於它的美艷,更不必惆悵它的凋零,而是要吾人超越此「空」與「有」之對立,超越「存在」與「虚無」之邊見,把握「眞空妙有」的宇宙實相。(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