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海岸線)浮世繪展   何志峰

好像是 二零二一年吧,在東方基金會突然辦了一個浮世繪展。我知道日本的浮世繪,色彩繽紛,各個畫師風格各異。這些可以大量印刷的版畫,在只有紙媒時期的百多年前是風行一時的暢銷品呢。我搜集了一些書籍︰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歌川國芳、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鈴木春信等等等等,我在書籍都仔細看過。第一次去看現場物件,覺得賞心悅目、大開眼界。

原來看書只能看到構圖,看到實體,就看到用色。我還買了兩幅回家,我對黑底可以反光的色澤着迷,那是混合了一種叫雲母的東西。在日本人的美學中,黑色不是黑暗,是會透出亮亮的色澤來。

我大力叫朋友去看。比我年輕的就︰「嘩嘩嘩~」,比我年長的朋友就︰「喔……我看過了。」

「我去神保町(東京的舊書店街)看過,也買過啊。」

「唔,竟然……!?」浮世繪這麼容易看到嗎??

未幾,香港有一個展,當中包括一幅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就是那個連 emoji 都有的日本捲起來的海浪圖。我特地去看。然後,澳門的酒店,也辦過兩個。展品呢,不同又各異,不是美人圖,就是風景。不是道是近年流行了浮世繪展,還是怎的,總之就好像很容易見到。

也是,誰不喜愛去日本旅行?浮世繪就是日本的印象,那些百多二百年前的風景畫,簡直就是現在的日本旅行節目。看畫就看到了安逸和閒趣。這完完全全就是小時候看到的電視節目《日本風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