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退隱的相機   甘遠來

曾聽過這樣的一個說法,現代十分鐘之內拍攝的照片數量是相機發明後一百年所攝影的相片總和。科技發展,拍照不再是一種奢侈的行為,人手一部手機,手機集合諸種功能於一身,拍照功能更是唾手可得。

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拍攝,構圖、白平衡、快門速度等術語一知半解。我傾向於使用「即影即有」相機(拍立得),按下快門的瞬間充滿了不確定性,捕捉動態,定格一刻時光。等待一小段時間,顯影劑和定影劑相互作用,產生一張略顯模糊的相片。我偏愛這種糊糊的光。

照相機剛發明的時候,人們認為照相機的留影其實是攝取了人的靈魂,才能有此神效,此說法一度風行。人們總願意相信這些神異的傳說,大抵人們在面對全新的人、事、物時總會感到一種無力的失控感,從而滋生無邊的恐懼,便創造許多子虛烏有的說法來厭棄新發明,企圖恢復以前沒有新發明時的秩序。終歸究竟,人類是害怕變化的。

身邊有許多朋友對「菲林相機」頗有研究,相機型號、底片編號、焦距、光圈等配搭說得頭頭是道,我只能訥訥附和。待他們的底片沖曬成功後,那種封存的美麗才得以見眾生,光和影有種神秘的和諧,我總不吝嗇對他們的作品的稱讚。愛美之心,是人類的天性。逆反時代潮流,追求復古的菲林相機的他們,內心有種堅持。

陳奕迅《沙龍》歌詞為這個急速掠過的時代寫下了註腳:「對焦,他/她的愛,對慢了,愛人會失去可愛。」相機,實質上是一種「停下時光,靜止衰老」的人類器官。(Z世代小傳‧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