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逾八成中學生每天使用社群媒體 近兩成曾遭網絡霸凌

 【中新社台北11月25日電】台灣兒童福利聯盟(簡稱「兒福聯盟」)25日發佈調查報告顯示,高達84%的台灣中學生每天使用社群媒體,有約四成學生聽說過網絡霸凌,更有約18.6%的學生曾親身受害。

 綜合中央社、雅虎奇摩新聞網等台灣媒體報道,為了解學生遭受網絡霸凌情況,兒福聯盟針對全台21539名初、高中生進行網絡問卷調查,發佈「2025青少年網絡社交及霸凌行為調查報告」。

 調查顯示,有高達84%的中學生每天都使用社群媒體,且超過兩成幾乎整天「掛在」線上。隨著社群媒體成為主要社交場域,青少年的情緒與關係也被「搬到」線上,壓力與誤會隨之而來,過去多數僅在校園內發生的霸凌事件,也轉移到網絡世界。

 調查指出,約40.7%的學生曾聽說網絡霸凌,其中包括在班群公審、嘲笑同學(35.7%),不讓同學加入群組(25.6%)以及把私下對話上傳到網絡嘲笑(23.4%)。進一步詢問實際經驗,有約18.6%的學生表示曾親身遭遇過網絡霸凌,約7.5%的受訪者更經歷過三種以上攻擊形式,女生遭遇各類網絡霸凌的比例普遍高於男生。

 網絡霸凌不僅是短暫衝突,往往還會對心靈造成長期傷害。調查發現,在曾遭遇網絡霸凌的學生當中,有約48.9%出現社交焦慮或社交障礙;約45.4%情緒壓力反映在身體上,包括出現失眠、頭痛、腸胃不適等症狀;約42.2%因此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自尊受挫;約15.1%曾萌生自傷或自殺念頭。

 兒福聯盟表示,預防網絡霸凌,父母關心比控制有用。當父母對孩子使用網絡的狀況展現高度關懷時,孩子遭受網絡霸凌的比例較低。兒福聯盟呼籲發生網絡霸凌時,青少年應主動求助,他人應主動協助,也建議家長、老師協助青少年建立情緒調節及人際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