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淅川發現長江流域迄今最早青銅器 距今約四千五百年
【中新社鄭州十一月二十五日電】(闞力 張楠)鄭州大學二十五日消息稱,該校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公佈了關於長江流域青銅器的最新研究,在河南淅川溝灣遺址出土的青銅鏃和青銅棒形器為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前的青銅鑄件,這是長江流域迄今發現的最早青銅器,將長江中游的冶金史上溯至屈家嶺文化晚期。
這兩件青銅器均出土於屈家嶺文化晚期地層。青銅鏃殘長三點六六厘米,形制與同期石鏃一致;青銅棒形器為亞圓柱形殘件,長六點四五厘米。兩件器物表面均可見鑄造痕跡與范縫。
研究人員通過金相鑒定、成份分析等多種科技手段確認,兩件器物均為銅錫鉛三元合金鑄造而成。其較多的雜質元素與疏松多孔的質地,反映出早期冶金技術的原始特徵。
二00七年至二00九年,為配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建設,鄭州大學考古系對溝灣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該遺址曾入選二00八年度首屆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研究團隊表示,中國早期青銅遺存此前多發現於西北、北方地區,此次發現證實長江中游地區在屈家嶺文化晚期已出現青銅鑄件,為中華文明多元起源格局提供了重要實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