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中江陽環保聯合監管出「新招」 四城聯動共築「數據防線」
【特訊】近日,珠海、中山、江門、陽江四市生態環境部門簽署了《珠中江陽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跨區域協同監管合作備忘錄》。這標誌著四地在生態環境協同治理上邁出了關鍵一步,矛頭直指跨區域環境監測領域資料弄虛作假行為。
隨著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體化進程加速,跨區域環境監測活動日益頻繁。為堵住監管漏洞,不給不法機構可乘之機,珠中江陽四地生態環境部門決定「抱團」出擊。《備忘錄》以「共建共治共用」為核心原則,旨在構建一個「預防為主、協同聯動、科技賦能、信用約束」的全新監管體系。簡單來說,就是今後想在四市之間「鑽空子」、在環境監測資料上動手腳的機構,可要當心了。
這份《備忘錄》明確了三大實實在在的合作路徑:
劃定「監管圈」。重點關注在珠海、中山、江門、陽江四地跨區域開展業務的監測機構,特別是那些涉及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環保驗收、土壤調查等關鍵領域的監測活動。一個覆蓋珠江口西岸的協同監管網路正在形成。
打出「組合拳」。四地將通過資訊共用打破「資料孤島」,利用聯合監管形成強大震懾力,同時加大聯合培訓和輿論宣傳力度,既幫助監測機構提升能力「強身健體」,也鼓勵行業自律,力求「標本兼治」,營造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市場環境。
建立「長效機制」。為確保合作不流於形式,四地將建立協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磋商協調;設立聯絡員和資訊通報機制,確保溝通順暢;還形成了動態銜接機制,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合作策略,讓監管始終保持高效和精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