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民族村位於伏爾加莊園的哈阿什河畔,民族村被阿什河的支流與大片樹林環繞,民族村是流動的動態油畫。
按俄羅斯傳統的刻楞風格復製成民族村,沒有華麗的裝飾,卻藏着最質樸的美感。
民族村的牆壁保留着木材天然的深淺紋理,縫隙間被乾草填滿,既保暖又透着野趣,
屋頂的坡度較陡的人字形,覆蓋住紅棕或墨綠的陶瓦,邊緣偶爾垂掛着的木質風鈴,涼風輕過會發出清脆的聲響。街角中常有矮矮的俄羅斯的套娃雕塑,有披着紅底碎花的頭巾,有的捧住俄式麵包,色彩鮮亮卻不刺眼;還有小巧的水井屋,木質支架纏住綠色的常春藤,井繩垂在青石板旁,像極了油畫裡的生活道具。迷你版的洋蔥頂的穹頂刷出淡藍或奶白的漆,頂端矗立着金色的十字架,就是村裡的小教堂,夏天濃密的白樺樹葉子將教堂環繞,樹蔭鋪滿村裡的石板路,河水清澈見底,偶爾有白鵝游過,劃出圈圈漣漪,倒映在水裡的木屋與天空,傍晚時夕陽斜照,將木屋的影子拉得很長,牆面被染成暖橙色,當陽光穿過枝葉落在穹頂上,光斑像碎金般晃動。
村裡的小廣場上,有穿着格子襯衫的俄式手風琴樂手,他們坐在原木長椅上,琴聲裡傳送着草原的遼闊,村民在做俄式麵包,麵團在石板爐上烤得金黃,香氣搭配搭着琴聲,是聲音的畫沿住河邊的木棧道走,能看到村民晾曬的俄式醃黃瓜和紅菜頭,一個個的掛在木屋的屋簷下色彩鮮豔,當有小孩提住小籃子在樹下撿松果,孩子的笑聲在村子散發着活力的氣息。
民族村屋的窗台擺着很多陶製的花瓶,插着曬乾的向日葵花盤,或是新鮮的野薔薇,玻璃窗上貼上俄式剪紙,圖案多是麋鹿、雪花或套娃,陽光透進來時,剪紙的影子會落在屋裡的木桌上。
民族村的民族活動元素是套娃製作和俄式麵包烘焙,還有手風琴與舞蹈的表演,是靜態的景色和動態的生機。而清晨的薄霧纏繞在木屋與樹木間,陽光透過枝葉灑下斑駁的光斑。在傍晚的夕陽的金光映照在如絲帶般的阿什河上,水面倒映著洋蔥頂教堂的金色穹頂,微風拂過光影隨水波晃動,水裡的建築的倒映是流動的油畫。(哈爾濱遊‧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