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好一朵牡丹花 李蕭錕
「眼花」一語,指自性受外境所影響,長慶禪師一點都不想沾鍋,以為自己入於「聖」境,但問題是,他不能隨緣,亦即不能隨緣任運,不自覺地讓自己落於「聖」境,事實上,這也是一種「分別心」,一種偏見。
桂琛禪師站出來說:「可惜啊!一朵花!」
第一句「可惜啊!」是針對兩位禪師一落於「凡」,一落於「聖」的「分別心」的惋惜。
第二句話「一朵花!」則是桂琛禪師自己的所見,只是「一朵花」,無好與壞,無聖與凡,是「絕對」的境界,是「於相而離相」,是「心不住境」的表現。 桂琛禪師何嘗不識眼前的花是牡丹花,但他並不執著於牡丹花,深知自性不能向外攀緣;又儘管自性不能向外攀緣,但仍承認牡丹花的存在,此即所謂「於相而離相」,心知外境,又不會執於外境的「絕對」、「不二」的境界。
「絕對」或「不二」的境界,是不區分「好」與「壞」,是不區分「凡」與「聖」的境界,亦即「凡聖共一家」的境界。你說,桂琛禪師落入甚麼境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