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詐騙猖獗 每千名罪犯僅兩人判刑逾三年
【香港中通社九月二日電】台北消息:台灣詐騙案猖獗,過去一年全台詐騙造成的財產損失約新台幣一千二百億元。台當局審計部門報告指出,雖修改相關條例加重詐騙刑責,但近六年判刑超過三年者只有百分之零點二。
據報道,雖然去年台灣將加重詐騙罪刑度提高到最重十二年徒刑、最高三億元罰金,但實際判決卻完全沒有體現。過去六年來,有八十萬件涉及加重詐騙的判決案例,但真正被判處三年以上徒刑的比例卻只有百分之零點二。等於一千個詐騙犯裡,只有兩人會被判比較長的刑期,絕大多數人最後只是輕輕放下。
台審計部門報告呼籲,應加速推動量刑法制化,否則只有指引建議,對法官無約束力。
學者認為,判刑低不能全怪法官,因監獄超收、法令條文不夠明確,都很難讓法官判得重。當局每年都修法加重詐騙刑責,但大多以偵查角度思考法令,未考慮司法審判實務。現在詐騙已成為一條產業鏈,分工拆解過的新型態犯罪,量刑未必很重。不如恢復罪犯強制工作,讓詐騙犯在監獄外勞動,變相延長刑期,也能有效矯正,避免關在一起交流,出獄後重操舊業。
立委指出,根據統計,今年六月全台詐騙造成的財產損失達八十九億元、七月八十一億元。新型態詐騙層出不窮。當局遇到問題不思解決,只會推給平台、民眾等,有關部門必須要有積極作為。
近年來,台灣詐騙產業已形成「專業化」「全球化」的生態鏈,詐騙產業的規模化與不法所得大幅增長引發社會憂慮。
聯合國今年四月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台灣已成為東南亞網絡詐騙的重要樞紐。報告提及,台灣幫派組織已逐漸轉型投入網絡詐騙及線上賭博等犯罪活動,並擴展至境外,足跡涉及東南亞、中東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