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九月二日電】(賀劭清 陶思閱)「本是為了大熊貓而來,卻被眼前這條河吸引,一時分不清今夕何夕,是在船上還是在畫中。」九月一日晚,馬來西亞遊客林雪萍與家人泛舟成都錦江,在現代與歷史交織的蜿蜒河道間,一船覽盡錦江花月。
夜遊錦江以錦江核心河段為載體,融合歷史、科技與消費場景,再現杜甫筆下「門泊東吳萬里船」之景。夜遊錦江不僅將傳統文旅消費時間延長至深夜,更通過「遊船+」模式,構建起「水、岸、街、坊、船」的消費新場景,重塑文旅消費時空邊界。
烏篷船劃破粼粼波光,沿岸投影幻化出成都十二月市古景,與杜甫對詩、觀俠女劍舞、聽笛聲悠揚……行船將盡,林雪萍正與親友感慨意猶未盡,一段「水上船舶甚眾,未聞未見者,必不信其有之也」的背景音驟然響起。這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訪成都遊錦江後的描述。
登岸後,扮演「錦江百事通」的工作人員熱情地向林雪萍介紹岸邊風物。「每艘船都配有不同的古人角色,縱使年年歲歲錦江相似,也能通過不同互動,讓每一次夜遊都獨一無二。」這位「零零後」小伙李超說,自己剛從事這份工作兩個多月,每天與不同的遊客相遇,總有新故事發生。
為豐富遊客夜間文旅選擇,夜遊錦江打造水岸聯動消費模式。遊客既可乘坐水上火鍋船、MR數字遊船、錦江茶舫等主題船隻,下船後還能逛碼頭集市、打卡文創空間、品嚐特色餐飲。
錦江沿岸華燈溢彩,人流摩肩接踵。在此表演川劇變臉和古彩戲法的唐永明,過去數月來曾接待來自美國、法國、泰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在他看來,本土人文的沉浸式融入,讓旅遊不只是拍照打卡。
夜遊錦江營銷負責人楊苛介紹,夜遊錦江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主題。今年八月,此地結合成都世運會開設古今運動互動體驗區,投壺、捶丸等特色運動體驗備受青睞。
旅行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七月,中國「夜遊」相關搜索量和評論量環比上月均增長百分之一百左右。據統計,從二0二五年一月至八月,夜遊錦江項目區域共接待遊客約二百九十萬人次,實現營收約二千四百八十八萬元人民幣。
夜遊錦江的火熱,是中國夜經濟蓬勃發展的縮影。二0二五年初,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遊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因地制宜延長熱門景區、文博場館開放時間,通過多種方式做好夜間開放保障」。
從成都錦江、上海黃浦江、廣州珠江到杭州錢塘江等,「夜遊經濟」可謂「百舸爭流」。中國多地通過生態治理、科技賦能、文化挖掘,讓夜間文旅「越夜越精彩」。
江畔,年過五旬的成都市民黃飛舉著自拍桿直播錦江月色:「小時候這里水濁岸荒,河中常有異味,如今錦江不僅治理出文旅新名片,還為居民帶來了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