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八月二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張明臻)香港天文台二日早上九時四十五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歷時兩個小時,於十一時四十五分取銷,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這是香港一周內第二個「黑雨」,天文台預料未來兩、三日天氣將持續不穩定。
今次黑雨期間,多處地區錄得超過七十毫米雨量,九龍部份地區及青衣雨量更超過一百毫米。但暴雨未造成嚴重水浸,渠務署緊急事故控制中心上午九時十分,派遣超過一百一十隊緊急應變隊伍處理水浸個案及巡查全港約二百四十個容易淤塞地點及清理淤塞的渠道情況,確認五宗水浸個案,並很快完成處理。
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繼續二十四小時運作,聯同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密切監察全港各區的交通及運輸情況,督導和協調公共運輸服務,應對乘客需求。
教育局隨即通知,所有學校下午停課,正在上課的學校應繼續上課,直至放學時間,並在安全情況下,方可讓學生返家。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今早暴雨再度突襲,「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迅速應變、協調調動資源,保障市民安全。他向冒著惡劣天氣緊守崗位的前線同事致以衷心致謝。
翻查紀錄,香港發出黑雨警告最多的年份是二000年及二00六年,一年內共發出三次。而今次在一周內已兩度發出黑雨警告,主要受熱帶氣旋「竹節草」影響。
有氣象專家表示,香港下暴雨的次數變得頻密,趨勢與聯合國權威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觀測一致。香港尤其是下大雨的機會比以前多,主要受全球暖化及氣候變化影響。
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李淑明指出,受活躍西南季候風影響,廣東沿岸一直有驟雨及雷雨區發展,位於香港南面發展一道強雷雨帶並向北移,逐漸影響珠江口一帶,為香港帶來大雨。
展望未來,李淑明預計,活躍西南季候風在未來兩、三日會繼續影響廣東沿岸,香港天氣持續不穩定,有時會有大雨及狂風雷暴,市民要留意天氣變化。下周中後期驟雨減少,日間酷熱。
至於暴雨有時未必影響全港,警告是否需以區域細分才夠精準,李淑明解釋,暴雨發展或影響地區每次不同,天文台會盡力留意雨區發展,提醒市民留意。今年兩次黑雨警告信號期間,香港普遍地區都受影響,市民切勿掉以輕心。
再迎「黑雨」考驗 市民從容應對極端天氣
【中新社香港八月二日電】(記者劉大煒 韓星童 戴小橦)受活躍西南季候風影響,香港二日早晨出現強降雨和雷暴天氣。香港天文台當日九時四十五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俗稱「黑雨」信號)。這是今年香港第二個「黑雨」信號,距離今年首個「黑雨」信號僅過去四天。
香港天文台暴雨警告信號採用三級制,按降雨量由低到高分別為黃色、紅色和黑色。其中,黑色意味著每小時降雨量超過七十毫米。根據規定,「黑雨」生效期間,香港所有學校停課,除必要公共服務外,特區政府部門停止辦公,私營機構也多採取停工或彈性工作安排。
清晨七時許,香港島東區筲箕灣一帶雷聲滾滾,雨勢頻密。驟雨間隙,記者外出所見,烏雲密佈、白晝如夜,街道上行人稀少。
「黑雨」信號下,新界西貢區雨勢較大。該區因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水上活動一向被譽為「香港後花園」,是香港市民周末休閑娛樂的首選地之一。但當日通往西貢的西貢公路和西沙路車流明顯較往常周末減少,暴雨令部份路面積水嚴重,往來車輛均減速慢行。
記者驅車經過西沙路時見到,一處山坡下,淤泥和被風吹落的樹枝堵塞水渠,路面出現嚴重水浸。現場有工作人員正冒雨緊急搶修、清理水渠。
港島西環地勢較高的般咸道等區域受影響輕微,市面運作基本正常。記者走訪時看到,當地商戶和居民多能從容應對,公共服務亦有序運轉。
「早上雨最大的時候,門口也就積了點水窪,半小時就排乾淨了。」在般咸道經營便利店的Billy一邊整理貨架一邊對記者說,「除了顧客進門時帶進來點雨水,生意和平時沒差多少,牛奶、麵包這些日用品賣得還挺好。」
家住高街的市民林琳撐著傘從街市回來,菜籃裡裝滿了新鮮蔬果。「雨再大也得買菜做飯呀。」她笑著說,「這邊地勢高,路好走得很。地鐵和巴士都正常,挺安心的。」
受「黑雨」影響,香港的學校、診所等部份公共服務以及輪渡在此期間暫停或維持有限度運營,但大部份公共交通,如巴士、港鐵等仍照常運營。
在西營盤站出口,工作人員正用乾拖把擦拭地面。港鐵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儘管雨勢猛烈,站內列車班次未受影響。在銅鑼灣地鐵站,從事銀行業的市民陳歡對記者說:「公司群組早就通知可以居家辦公,但我約了客戶,地鐵沒受影響就按計劃出門了。」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渠務署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已於當日九時十分啟動,派遣超過一百一十支緊急應變隊伍處理水浸個案及巡查約全香港二百四十個容易淤塞地點並加以清理。截至十二時十五分,已確認五宗水浸個案,目前均已完成處理。
隨著雨勢減弱,香港天文台在十一時四十五分將「黑雨」信號改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又於四十五分鐘後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當日十六時,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取銷。其間受暴雨影響的公共服務和交通陸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