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不用事事求好   向南

小兒子週五結業禮,前兩天,他的姑媽來電說想幫他申請社團的獎學金,因為知道我們一向沒有為子女報獎的習慣,就說只要給她拍一拍小兒子的成績表就行。這時我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沒有看過孩子的成績表。只是平日聽他說又拿了多少分,測驗前一直在說自己可能不及格之類。我作為家長要提供情緒價值,一般就是讚美:如果成績不錯時,表揚一下、給點獎金;還有就是鼓勵:讓他努力溫習,如果最終及格或高分,就給點獎勵……

後來我發現,兒子通常都會先假裝自己學不會、預報成績會差,來騙取我們較高的獎勵與獎金。也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不再擔心他的學業問題,知道了這小學霸騙錢的伎倆。不只我們會獎,我後來才知道他還經常得到四大長老的奬勵。我估計這些因素加起來,也特別能推動他主動學習。

不過,去到高中其實課程真的難,我自己讀書時也會感到辛苦,大概是這個原因,這年剛升高一的他也說有點吃力,皆因他又要跟樂團練習和演出,其實留給他讀書的時間真的不算多。最終,今年據他自己說,成績單裏面也有一些不及格的記錄,讓他非常不爽,到姑媽叫他拿成績表時,他就直接說不用了,覺得不應該。

小孩子對自己有基本認知和要求是好的,正因為他有這種自我要求,我反倒是要經常提醒他不要事事求好,讓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壓力。演奏上有成績,學業相對就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他最後拿不到學業優異生,在結業禮前原本不高興,結果最後還是有拿到一份獎學金和紅藍之光獎。看着他在台上笑逐顏開,我估計這一年,這小孩對自己還是滿意的。我也鬆一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