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藝珠海報道】五月十二日,在中山中外運碼頭,廣東格蘭仕電器製造有限公司一批微波爐通過組合港(一港通)模式,隨駁船「中航九二三」運抵廣州南沙港後,直接換裝國際航行船舶順利出口海外。這標誌著「中山港(外運)─南沙港」組合港(一港通)新航線正式開通運行。
「在新模式下,我們轉運到廣州出口的貨物物流時間可以節約一至兩天,提高外貿集裝箱周轉效率的同時,還節約了重複申報的艙單錄入費用,真是太便利了!」中山中外運倉碼有限公司商務部副經理劉向科說。
為深化物流一體化改革,便利「中山製造」走向世界,中山港海關與廣州南沙港、深圳鹽田港等口岸海關密切配合,全力推動組合港(一港通)模式拓點增量。組合港(一港通)模式依託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港口代碼共用、海關監管互認,出口貨物全程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大幅壓縮通關時間和運輸成本。
據了解,該航線為今年中山市開通的首條組合港(一港通)航線。「我們強化跨關區協同監管機制,不斷織密組合港(一港通)航線,推動中山各口岸進一步對接南沙港、鹽田港等港口一體聯動發展,暢順『中山製造』出海通道。」中山港海關監管三科副科長何柯倫說。
截至目前,中山港海關已支持中山各口岸與廣州南沙港、深圳鹽田港等累計開通十二條組合港(一港通)航線,今年一至四月,共監管組合港(一港通)三百三十四航次,驗放出口貨物超一點八萬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