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十六屆醫藥經濟信息發佈會於本年五月十三日至十四日在廣州南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局長蔡炳祥應邀出席,期間以「完善藥監制度,夯實中醫藥大健康高質量發展基底」為題發表演講。
全面深化監管改革為保障公眾健康作更大貢獻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徐景和副局長以「全面深化監管改革助力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題致辭。徐副局長表示,多年來,國家藥監系統始終以「四個最嚴」為根本遵循,持續強化高效能監管,保障高水平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監管科學化、法治化、國際化、現代化不斷提升;徐副局長指出,要全過程深化藥品監管改革、全方位築牢藥品安全底線、全鏈條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維護和促進公眾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持續完善灣區監管協作促藥械融合創新發展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振副局長以「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協同發展最新進展」為題發表演講,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藥品及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政策背景、進展情況及未來計劃。嚴副局長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大框架下,廣東省藥監局將持續聯動港澳藥監部門共同推動區域監管協同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的第一階段任務已全面完成,未來將持續完善三地監管協作,就包括持續深化「港澳藥械通」政策、支持橫琴進一步擴大澳門地區已上市藥品目錄範圍、支持及規範廣東省內優質醫療機構製劑品種跨境至符合要求的港澳指定醫療機構使用等多方面展開工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藥品及醫療器械監管融合創新發展。
持續完善藥監制度做好公眾健康守護者和產業發展服務者
澳門藥監局蔡炳祥局長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澳門特區政府致力發展以中醫藥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產業,從完善法律體系與制度建設等方面,為中醫藥的長遠發展創設有利條件。藥監局持續完善和優化中成藥審評審批制度,促進中藥傳承與創新,突出澳門中成藥註冊制度的優勢。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GCP)於本年三月生效,為藥品的研發和成果轉化提供支持,有利澳門醫院與內地、香港等機構深化合作,推動中藥醫院製劑轉化成新藥,助力大灣區中醫藥產業一體化發展。在推動本地中藥工業發展方面,藥監局在支持本地中藥廠開展GMP建設的同時,也推動實施「澳門註冊+橫琴生產」,促進澳琴中醫藥聯動發展。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下,特區政府會透過加強與葡語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東盟國家的交流,推動中藥產品「走」向國際。蔡局長還表示,為促進大健康產業多元發展,澳門特區政府正推進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制度立法,也計劃立法引入日間醫院制度,以及為開展先進療法及遠程醫療提供法律基礎與保障,以支持醫療旅遊發展。藥監局會致力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大局,持續完善藥監體系,強化能力建設,做好公眾健康「守護者」和產業發展「服務者」的角色。
醫藥經濟信息發佈會旨在搭建監管部門與醫藥產業溝通交流平台,宣貫藥品政策法規,發佈醫藥經濟信息,凝聚產業共識,共謀醫藥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本屆發佈會以「築夢全鏈創新周期,提質增效協同發展」為主題,會上圍繞解碼產業環境底層變化、剖析生命科學發展趨勢、聚焦灣區健康產業協同、探尋產業創新升級轉型進行專題討論,並發佈了多項科學監管促進高質量發展成果和產業經濟運行報告。
參加發佈會的還有國家藥監局和十多個省市的藥監部門相關負責人、相關醫藥企業、專家學者及產業鏈相關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