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杭州黃龍萬科中心的一家餐廳前,可愛的金毛軟萌親人,「寵物友好」的標識擺放於店門口顯眼位置,吸引不少愛寵人士前去用餐。
「經常能看到帶著小貓小狗來吃飯的市民,攜寵就餐不僅可以打折,也讓我交到了不少朋友。」家住附近的汪意就是其中一位,他認為,從「寵物止步」的冰冷警示牌,到「毛孩共享」的溫暖邀約,城市空間正經歷溫柔變化。
近年來,浙江多地餐飲、酒店、景區等環境空間進行「適寵化」改造。例如,紹興柯橋區柯岩街道魯鎮社區啟用該省首個社區「萌寵之家」——「魯小萌」愛寵託育中心,滿足居民的寵物照護需求,也為遊客提供寵物臨時寄養服務;寧波櫟社國際機場推出陽光「愛寵」暢飛服務,特定航班經濟艙旅客可帶寵物進客艙,並設有「愛寵」專屬值機櫃檯;嘉興打造狗狗專屬撒歡小島,推出狗狗特製拿鐵等。
從社區到商場,從公共交通到旅遊景點,社會對寵物的接納度不斷提高。據了解,這些變化,得益於安全衛生配套的完善。
在安全保障方面,浙江多地在寵物活動場所配備牽引繩、嘴套等防護工具租賃服務,並制定相關行為規範;應用寵物芯片、電子圍欄等技術,在寵物走失或失控時快速響應。在衛生管理方面,多地寵物友好場所設置專用糞便收集裝置,安排專人定時消殺;部分餐廳還為寵物開設獨立就餐區。
此外,養寵群體自覺踐行文明養寵理念,也為寵物友好環境建設提供支撐。
今年4月,中國鐵路部門宣佈在京滬高鐵部分車次試點「隔離運輸、人寵分開、專人看護」的高鐵寵物託運服務。鐵路12306同步推出「寵物託運」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線上預約。預約成功後可同車託運1隻家庭馴養且健康狀況良好、單隻體重不超過15公斤、肩高不超過40厘米的貓、犬類寵物。
一位體驗了高鐵寵物託運服務的養寵人士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之前每次放假出行,最捨不得的都是自己的小狗,只能寄養在寵物店裡,「但是今年不同了,寵物可以帶上高鐵和我們一起出行。」
業內人士表示,「寵物友好」不僅體現了城市的包容性和人情味,也為傳統商業注入新活力。隨著養寵群體不斷壯大,將有更多與寵物經濟有關的新消費場景出現。不過,在發展「牠經濟」、推進寵物友好的同時,也需注重文明養寵,實現人與寵物和諧共處。◇(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