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漿水中的乳酸桿菌可抑制小鼠結直腸腫瘤生長 張文靜 崔翰超

 由蘭州大學研究團隊牽頭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從漿水中分離出的乳酸桿菌GR-3能夠抑制小鼠體內結直腸腫瘤的生長。

 該研究團隊負責人、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祥鍇介紹,結直腸癌為我國常見癌症。研究表明,結直腸癌患者的腫瘤細胞始終處於氧化還原失衡狀態,並存在腸道菌群失調問題。相關抗氧化劑已被證實可抑制結直腸腫瘤細胞增殖,但在體內的可利用度低,藥效可持續性相對較差。與抗氧化劑相比,益生菌可靶向腫瘤微環境,調節腸道菌群。

 「現有研究側重於益生菌的生物活性部分對宿主免疫系統的調控,而關於益生菌抗氧化和腸道菌群調節特性的研究較少。我們的研究旨在篩選一株具有高效抗氧化和腸道菌群調節能力的益生菌,從而為未來預防和治療結直腸癌提供新思路。」李祥鍇說。

 漿水是西北地區特色發酵食物,深受當地群眾喜愛。近年來,李祥鍇團隊以漿水為研究對象,從漿水中分離並獲取了具有強抗氧化特性的乳酸桿菌GR-3。在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實驗和臨床試驗中,該菌株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促進尿酸降解。在已有研究基礎上,該團隊進一步探究乳酸桿菌GR-3是否可以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和宿主免疫系統,從而發揮促進結直腸腫瘤細胞凋亡等功效。

 團隊成員、蘭州大學青年研究員韓華雯說,氧化偶氮甲烷和葡聚糖硫酸鈉是最常見、最有效的模擬結直腸癌發生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給小鼠飲用含有這兩種化學物質的水,使其形成結直腸癌的症狀,以此研究結直腸癌的病理生理過程、藥物治療和預防措施。基於此,團隊開展了動物實驗,將乳酸桿菌GR-3在藥物誘導的小鼠體內進行了干預。

 團隊成員、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醫學前沿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金衞林教授表示,此次實驗結果表明,該菌株能顯著抑制藥物誘導的小鼠體內結直腸腫瘤的生長,顯示出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還具有改善腸道微生物代謝物組成等作用。

 「儘管乳酸桿菌GR-3在動物實驗中表現良好,但天然漿水中其含量很低,未來我們將通過濃縮的乳酸桿菌GR-3相關菌劑進一步深入研究。」李祥鍇說。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集團旗下刊物《npj—食品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