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重要原則——全面聆聽   文文

 聆聽最有說服力的說服技巧。

 在古希臘城邦,討論、對話和匯談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當有任何重要的議題產生時,市民就會聚集在市集廣場,進行好像無休止的討論,匯集大家的見解和智慧,直至找到互相接受的方案為止。

 聆聽是建立和保持良好關係最重要的技巧,也是影響別人和說服別人的必要工具。可惜大部份人總喜歡「講」,而不專長於「聽」,當你「講」的時候是沒法專心「聽」的,習慣了「講」的人便漸漸失去「聽」的能力,而聆聽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表面聆聽:表面上是聽對方說話,但實際上是分心地想著其他東西,如:想著如何回應、想著下一步應該問甚麼問題、應該如何回應,甚至想著與對話題目完全無關的東西;

 2.專注聆聽:將焦點投放在對方說話的內容和推敲背後隱藏的意思;

 3.全面聆聽:全面聆聽是要「偷聽」對方說話時背後的含意和感受,透過話時的情緒、身體動作、環境和其他的細微變化,以窺探講者內心的感受。實際上,專家發現在溝通的時候,話語的內容只佔整個溝通的百分之七,而說話的語氣則佔百分之三十八,最重要的百分之五十五是身體語言,只聽內容會有很大的誤差。

 全面聆聽要特別注意那些弦外之音,不僅僅是去聽表面的話語,更要體會當事人說每句話的本質。全面聆聽的藝術在於聽者要保持真正的沉默,大腦的反應要慢下來,才可以適應耳朵的自然速度,即是說聆聽的時候,只管聽,腦中不可設有任何預想,這樣才可以避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對方,只要聽者「擱置」自己的想法和假設,才可以不受干擾地聽出對方的弦外之音。

 聆聽比說服更有說服力。對話時的態度和方式比對話的內容和用甚麼字詞更加重要。以下是贏取對方信任、讓他願意真情剖白、繼續說下去的對話態度:

 1.靜靜地聽:自己先停止說話,讓對方說,靜心地聆聽;

 2.清潔地聽:在接收對方話語的時候,不增加、不減少、不修飾、不演繹、不批判、不分析,是清清潔潔、原原本本地聽;

 3.專心地聽:全神貫注地聽,專注於對方說話的語氣和態度,才會「偷聽」到對方蘊含內心的弦外之音;

 4.中立地聽:接受不等於贊同,不管對方的意見與你意見有多大的不同,也不要因此而作出批判,與對方站在相同的觀點,否則只會引出自我防衛;

 5.慢慢地聽:慢慢地聽才可以更清楚檢視對方說話更深的動機,不要太快就評價對方的想法和行為。

 天主給予人一個嘴巴和兩隻耳朵,所以聆聽應該比說話重要。

 教練對話:有效聆聽的十大法則

 1.自己先停止說話;

 2.讓別人說話;

 3.真心誠意地願意聽別人說話;

 4.移除對話時的障礙;如關掉電話、電視……;

 5.設身處地的聽;

 6.耐性、聆聽不是等待說話;

 7.回應不是反應,反應是不經大腦就作出的條件反射,回應是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的回答應對;

 8.延遲反對,認同不等於贊同,認同會引導對方更深入地講出自己的內心話,反對只會引發更多的防衛和對抗;

 9.發問,問大量的問題來引發對方繼續說下去;

 10.最重要的是,你得先停止說話,對方才有機會說下去。

 檢視你的生命資產:

 你擁有一顆充滿彈性的心,天有多高,心有多高,海有多闊,胸懷更闊。小孩子的小腦袋裡沒有很多「必須要」、「一定要」和「要做」的規限,更不會有太多條條框框,他們的腦袋充滿彈性,而這份彈性會使他們勇往直前。但日漸長大之後,孩子會漸漸把彈性收回,並加上條框,使自己動彈不得。當你覺得生活膠著,無法向前,也不能退後時,不妨看一看小孩子,看看你是否已經荒廢了天上的另一份寶貴的資產——那一顆沒有界限的心。

 朋友!靜靜地,耐心聆聽自己的心和腦吧!

 註:文中內容參考自《自我教練》,編者:劉遠章、陶兆輝,出版社︰明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