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天地)豆渣  吃貨

濾網終於承受不住重壓,從接口處裂開,然後崩壞。湧出來的豆渣重新回到母體,不着半點痕跡,就像為情人戒掉的壞習慣,總在分手後又不知不覺出現在日常中。面對只差一步就能完成的鮮豆漿,確實令人氣餒,但身旁欠缺工具過濾,就只好說服自己將殘渣一併吞下,強行更換心態去接納,或許更能保持身心健康。

膳食纖維、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黃豆裏的營養成分多數還殘留在豆渣之中,我們自以為去掉的糟粕,沒想到那才是精華。女孩繼續向我科普,說日本人把豆渣稱為おから(Okara),因為營養價值高,甚至被視為超級食物;説罷她便拿出用豆渣焗成的餅乾,賣相雖粗糙焦黑,但咬下去豆香四溢。女孩問我味道如何,我說不錯,就連食物殘渣也會如此珍惜的人,想必也能好好欣賞他人,儘管是渣宰,或罪人。

把豆渣壓成塊狀,放進焗爐烘乾,再打碎後便能當作低筋麵粉使用。除了餅乾,還能做成蛋糕、麵包、鬆餅,甚至是加到餸菜裏;像高湯,肉餅,炒菜……處處皆可成為容身處。看女孩越努力為豆渣尋找出路,我心裏頭的疑惑就越懸越高,把豆渣留在豆漿裏不行嗎?這真是愚蠢問題,要是當初豆漿能夠包容,不用過濾的話,又何來今天的豆渣。誰是營養,誰是雜質,是神是魔根本與好壞無關;愛,奶茶也可提神,不愛,豆漿也會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