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心)認識時間  星雲大師

 佛教對於時間、空間、人間,乃至於人群關係,有許多看法,說得非常徹底、非常深妙。在時間上講,有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過去有無量阿僧祇劫,很長很長的時間;未來也有無量的阿僧祇劫,很長很長的時間。在空間上,則講到此世界、他世界、他方世界、十方無量諸世界。我們常說的三千大千世界,只不過是一個太陽系,佛教的世界觀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有無量無數的太陽系。佛教講人間,不但講你我的關係,還講到我與眾生的關係,而關於眾生則又有無量無數之多。

 例舉一段梁漱溟先生的故事。梁先生是位穿着長袍馬褂講西洋文化的先生,他與穿着西裝講中國哲學的胡適都是享譽北大的教授。據說,早年梁先生和幾位同學一齊到北大參加入學考試,發榜後,其他幾位同學被錄取,唯有梁先生沒有考上。不過他沒有灰心,反而發了個大願:有一天我要到北大來教書。於是他隱居到一個佛教寺院裏發憤用功,研究佛學。沒幾年時間,他不僅深入佛法,世間學問更是大進。當時江西教育廳有人於偶然間發覺他的才識不凡,有年暑假請他在教育廳舉辦的教育學會公開講學,題目是「東西文化哲學」。他在講演外,每天在報紙上發表所演說內容,震撼了當時的學術界,北大校長熱忱聘請他去執教。此時,昔日和他一同去考北大的同學還在讀四年級。

 抗日戰爭期間,梁漱溟先生到四川太虛大師所主持的漢藏教理學院講演。他跟大家說:「你們佛教的同學都怪我梁某人,過去研究佛學,現在反而進入到儒家,好像對佛教不忠不義;我是為了六個字而離開佛教到儒家的,這六個字是『此時、此地、此人』。佛教講到時間,總是推到那麼遙遠,而我們此刻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佛教講到空間,有西方世界、東方世界、他方世界,而此時的社會問題還沒有解決;佛教講到人間,有人、畜牲、餓鬼、地獄、天人、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那麼多的眾生,可是人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我覺得佛教的理論過分誇大,我接受不了,容納不下。儒家的理論比較切實際,重視現實,重視建設,重視此刻的人間。」

 梁漱溟先生講完後,太虛大師當即提出了一個看法:「在時間上說,佛教雖然講過去、現在、未來,卻重視現在的福祉;在空間上說,佛教雖然講他方世界、十方世界,卻重視現實問題;在人間上說,佛教雖然講十法界無量無邊眾生,卻重在人類,以人為本。」

 只要吾人能夠認識時間、善用時間,就能夠從分秒日月的時間裏破繭而出;只要吾人懂得把握當下、珍惜此刻,自然可以在立德、立功、立言中體證「刹那即永恒」的生命。而寶貴的光蔭豈會限囿於現代長遠鐘的一年滴答一聲、每世紀鐘響一回呢?

 ‧佛光菜根譚‧

 會利用零碎時間的人,如同善於儲蓄者,

 久而久之,積少成多,便是一份額外的收入。

 零碎的時間,一樣可以成就很多事業。(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