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當年今日  喬捷

最近《華僑報》的FACEBOOK開了新欄目,定期分享舊剪報,除起了我等「老餅」高度關注。「當年今日」的設計並不新鮮,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都經常有做,就是善用資料、發掘題材。其實以十年為一代,很多事情過了就會忘記。來到新媒體尤為嚴重,雖然我們天天刷屏看帖子、發動態,但往往一年過後已經不再記得之前發過甚麼,連FACEBOOK、Instagram等都要做起「回顧」功能,說明了人類是怎樣的善忘。

前幾年看過廣東電視臺長壽情境劇《七十二家房客》的一個單元故事,講的是當年國民政府為了抗日大舉徵集壯丁服役,故事中人為了避免當炮灰,有自殘、有頂替、有躲藏,中間鬧出很多笑話,這笑中有淚的一段讓我印象深刻,因為過去那麼多年在學校讀本國歷史,還真的不怎麼在書和老師的敘述中有過服兵役的介紹。

翻開一九三八年八月四日的《華僑報》,看到一條發自廣州的通訊,是嚴領抗戰時期要覆行義務服國民兵役,不得希圖避免。當年徵兵年齡由十八歲至三十歲,為了防止逃役,軍區對省內適齡壯丁進行調查,由十六歲到四十歲約三百萬人需要參與,完成後由政府統一發公民證,無證者即不可享國家一切權益。說的是權益,為的是兵役,參軍有入無出,很難想像當年大家要怎麼想方設法留在家裏,避此一劫⋯⋯

鑑古惜今,看到目前我國的情況,雖艱難也未至於像往日那麼危機四伏,對社會有再多的不滿,回看當年,就更覺得微不足道,也更提醒國人記住槍口要一致對外。畢竟自古以來,天下爭奪永遠是乘虛而入,一旦資源開始爭奪,我等普通人總是最先遭殃。想避免成為炮灰,最好還是內部擱置爭議,認清外部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