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天地)失業論 鳴弦
「可以掛一個牌子在身/寫著失業/可以捧著一本詩集而不讀/隨風打量路人/可以把學識對摺整齊填滿抽屜/只要不打擾這城市虛弱的呼吸,就好」《失業論》熒惑
教育界又到了面試的季節,掃視堆積如山的應徵文件,思考著手上的面試題庫的意義,其實最想問的只有一句:你能帶來甚麼改變?
更確切的說法是,思考為甚麼還需要老師這個角色。一般稍有慧根的學生早已意識到,自己是生在資訊海洋的年代,需要的已經不是從前那種還告訴你海裡有魚、有甚麼魚、甚麼可以吃、甚麼不可以吃的人。因為他們打開熒光幕,按幾個鍵,或掃瞄一下魚,就可以信手拈來比上你的課還要詳盡數倍的資訊,那麼老師還有甚麼顏面,站在教壇上指手劃腳?
剩下的也許只能碎碎唸,把人生道理掛在嘴邊,卻永遠無法說清那些只有經歷過才懂的事。學生還能安坐於此,只是因為擺脫不了階級關係的制度,也許他們更在意和觀察的,是你有多少熱誠投放在你所謂的教育之上。你能創造甚麼東西,而不是照本宣科,東拼西湊別人的糟粕,浪費彼此的時間,只會以考試為利刃,以社會作後盾,行使著看不見的暴力。
教育的首要是如何讓學生感受到,站在臺上的人是熱愛並且實現著所教的,接下來才是如何讓自己愛教育本身。事實上,卻有為數不少的人本末倒置,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不愛甚至不懂的東西,但求把課時填滿,自以為把工作完成了,看著面前的路人過客每一年漸漸離開了,最終得到甚麼?一生的事業只是在虛弱的城市裡苟延殘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