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曰:「從正月初一開始。」
以一般的民間計算方法,絕對正確,但若以玄學術數的「生辰八字」而言,就不能說是正確了。
中國的農曆,乃陰陽合曆,四季以節氣規範,是陽曆;月份則視月相(朔望)而定,是陰曆,平年十二個月,只有三百五十四天,與二十四節氣的一年,相差十一天,三年相差三十五天,遂置閏填補,二零二五乙巳蛇年,就是閏在六月了。
中國的曆法,歷來都以天干地支紀年,以至月、日、時辰,也是用干支作記,如月份,與地支相配,就分別是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戌、十月亥、十一月子、十二月丑,那麼,閏年的第十三月又該如何安置?
因此,玄學術數,就以立春為歲首,從立春日起,是為正月,每兩節氣為一個月,至小寒、大寒兩節氣為十二月,乙巳蛇年的立春,在二零二五年二月三日,年初六,所以,若以玄學計算,正月初六前出生的新生兒,也還是龍B啊。
由於農曆置閏,故形成有些年份,沒有立春,即所謂「盲年」,或出現兩次立春,謂之「雙春」,因而也衍生出十二月下旬出生的人士,沒有生日(指農曆)的現象了。試看最近一次的閏年,是閏在四月的二零二零庚子鼠年,自該年的二月四日,農曆正月十一立春起,至二零二一年二月三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二日立春日止,玄學上,立春後就是辛丑牛年,故十二月二十二日後生日的人士,庚子年就沒有生日,而牛年就有兩次生日了。至於今歲蛇年閏六月,馬年的立春,落在農曆十二月十七日,所以那些十二月下旬出生人士的生日,就要留在馬年了。
其實,立春在中國古代,亦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據事物掌故叢談所載:「立春為四時之始,天子於是日齋戒,親率公卿諸侯大夫往東郊迎春,百官都着青衣,以符春為青陽之意。不但天子,郡縣也均如此,又稱為接春。」以至小時候,筆者家裏那兩張「迎春接福」、「新春大吉」的揮春,母親也是在立春日才貼上呢。
如今,人們都用公曆,農曆只在傳統節日時,才被人提起,蛇年的起始,就只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