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昨日列席立法會經財司範疇施政方針辯論大會,他引介明年施政方針重點時表示,明年工作的主軸是「全力拼經濟,聚力拓多元,積極惠民生,創新謀長遠」。並重點推進以下四方面。
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加快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經濟財政範疇的核心工作,將聚焦「1+4」產業,加強招商引資的力度和主動性,推進設立政府產業基金和引導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共同投資於符合澳門長遠發展方向的項目。
在綜合旅遊休閒業方面,將在鞏固大中華地區客源市場的同時,致力拓展東南亞、東北亞等國際客源市場,提升旅遊服務質量,進一步鞏固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
在博彩業方面,嚴格監督承批公司依法合規經營,檢討承批公司履行批給合同的整體情況,確保行業依法、健康、有序發展。
在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方面,將繼續推動中醫藥及大健康產品的研發轉化及優質製造,推行「促進澳門醫藥產業升級發展鼓勵計劃」,助力澳門藥廠提升生產條件。以葡語國家為切入點,通過「以醫帶藥」模式促進中醫藥國際化。
在現代金融業方面,將不斷完善澳門的金融軟硬基建,促進行業創新發展。繼續推進金融科技發展,提升電子支付與跨境金融的便利性,加快「數字澳門元」的研發工作。
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將落實好《科技企業認證計劃》,從商業對接、人才配對、資金支持等多個方面強化配套支持,鼓勵本地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同時積極開展科技招商,力爭引進更多名優科技企業落戶。
在會展商貿業方面,將整合各方資源,打造具標杆效應的會展品牌。推動會展與招商工作深度融合,探索構建「展會+考察+對接」模式,提升展中商務洽談和展後項目轉化落地的效率,助力更多項目通過會展平台達成合作並落地實施。
二、促進居民及企業共融發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
中小企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持續優化社區營商環境,提供優惠鼓勵參與者前往社區遊覽消費。落實「政府監督統籌、休企投入資源、民間策劃舉辦」的新模式,通過政社聯動、跨部門合作推進六大片區建設,並且透過「首店經濟」計劃,吸引外地品牌在社區開設首店,多措並舉增強社區經濟活力。
就業是民生的基石。始終把促進本地居民優先就業作為重點工作,只要本地居民能夠做的、願意做的,就優先聘用本地居民。結合全面檢討並完善外地僱員審批制度,以及在公共採購中落實優先聘用本地僱員,為居民提供更多合適的職位。善用綜合職業培訓平台,開辦更多不同類型、尤其與新興產業相關的課程,以更大的力度提升居民就業競爭力,實現向上流動或跨域轉職。繼續透過「就業+培訓」專項計劃,協助青年對接不同的就業機會。
此外,加強與合作區及大灣區青創機構合作,共同為青年創新創業提供專業支援,推動青創項目高質量發展。
三、推進合作區第二階段建設
明年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第二階段建設的關鍵一年,將重點打造一批具標誌性、有帶動效應的工程和項目。圍繞澳琴產業發展方向,積極開展兩地聯合招商引資,優化合作區營商環境,完善投資者服務,推動更多企業前往合作區經營及壯大發展。同時完善合作區的人才保障體系,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投身合作區建設。
將橫琴打造成為宜居宜業的新家園,為澳門居民拓展更廣闊的生活和就業空間。
四、全面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澳門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切入點。
同時將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積極與不同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建立並拓展聯繫,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的「澳門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