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引導減排 產業交通升級助空氣質量改善 京津冀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二日電】(記者趙建華)中國國家稅務總局二十二日公佈的稅收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京津冀地區企業綠色轉型成效明顯,區域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區域能源交通向綠向新,有效促進空氣質量持續向好。
國家稅務總局公佈,二0二一年─二0二五年前九個月,京津冀企業因大氣污染物達標減排共享受減徵環境保護稅十六點三億元(人民幣,下同),京津冀企業每萬元GDP相應承擔的大氣污染物環境保護稅成本由十八點六元下降至十七點六元,引導企業進一步優化工藝、節能減排。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高能耗、高排放的行業銷售收入佔製造業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從二0二一年的百分之四十點六降至二0二五年前九個月的百分之三十四點四;清潔能源發電銷售收入佔比由二0二一年的百分之四十七點一穩步提高至二0二五年前九個月的百分之五十六點五,化石能源依賴度進一步降低。從交通結構看,新能源車輛逐漸成為交通主角。機動車發票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汽車銷量的比重由二0二一年的百分之十三增至二0二五年前九個月的百分之四十五點八。
隨著企業降碳減排成效顯現,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持續優化升級,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陳斌開認為,「十四五」期間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充份體現了「政策引導+稅收調節+多領域協同」的治理成效。企業、產業、能源、交通的同步綠色轉型,構建了全方位的污染防控體系。區域協同治理模式,不僅改善了公眾生活環境,更為全國跨區域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