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新駝隊」 串起中亞新商路

 【中新社新疆霍爾果斯十一月三日電】(中新社記者 陳舒一)中國「擺渡人」溫江,近兩年經常從霍爾果斯口岸出發,駕駛中國產汽車到哈薩克斯坦,交付後乘大巴返回。哈薩克斯坦司機葉爾米克.葉爾肯拜,已連續十年開著貨車來到霍爾果斯,滿載後拉到阿拉木圖。

 在毗鄰哈薩克斯坦的中國邊境小城霍爾果斯,有很多人像溫江和葉爾米克一樣,把中國製造的產品運送到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延續千百年來的絲路商貿。

 隨著海外對中國汽車需求量增加,催生出「擺渡人」這種新交付方式,成本低且靈活,相較於傳統運輸方式,越來越受國外汽車進口商青睞。

 據霍爾果斯海關統計,二零二五年一月至八月,霍爾果斯口岸出口汽車二十五點八萬輛,同比增長百分之八點五,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電動汽車十點二萬輛,同比增加百分之四十五點二。

 溫江說,現在運送小轎車一趟能賺五百元人民幣(下同),工程機械車則是七百元。或全職、或兼職,口岸周邊很多農戶因此多了一份收入。

 除「自駕」模式,中國汽車也可乘坐「專列」出國。鐵路口岸為新能源汽車配備專用車型,優先組織發車。據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站貨運車間助理工程師唐浩介紹,目前,每兩天發運一列,裝載約六百輛小轎車。主要出口的汽車品牌是吉利、長安和比亞迪。

 近年來,中國汽車在哈薩克斯坦的市場佔有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二零二四年達百分之三十九。

 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也頗受海外歡迎。唐浩說,為確保高價值貨物安全送達,貨運車間要求精準化、平穩運輸,實行快速通過的報關模式,減少在口岸站停留時間。

 下午五點半,葉爾米克.葉爾肯拜進入駕駛室,他在海關排的號快到了。

 貨車裡裝載著合肥一家公司生產的電力變壓器,即將被運送至約三百公里外的阿拉木圖。車子轟轟地發動起來,是一輛藍色的中國產東風牌貨運車。

 他和將要收到他運送貨物的客戶一樣,都很信賴中國產品和技術,因此毫不猶豫購買了中國產的貨車。

 十年來,他看到越來越多中亞五國的司機進入中國,跨國貨物運輸不斷增多,運輸車的數量也水漲船高。

 坐落於口岸的霍爾果斯金億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億),出口品類囊括日用百貨、數碼產品、土建和農機設備、大型風力發電設備等。金億還打造了「司機之家」,為各國司機提供休息場所。

 在「司機之家」休息的哈薩克斯坦貨車司機買達提被「中國速度」深深震撼,他說:「每次開車進入新疆,看到一個建築正在建造,等我下次再來的時候,這個樓就造好了!」

 霍爾果斯在蒙古語中意為「駝隊經過的地方」,現今這支嶄新的「駝隊」,源源不斷把中國商品運往中亞各國,這個中國西部的邊陲小鎮,逐漸發展為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