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AI正在重塑 中國黑土地保護方式
【中新社長春十一月二日電】(記者郭佳)人工智能(AI)正在重塑中國黑土地保護的方式。隨著大數據和大模型技術在耕地質量監測中的深入應用,中國黑土地治理正由被動治理走向主動預警。
記者二日從在長春召開的第三屆黑土地耕地質量監測評價研討會上獲悉這一科研新變化。與往屆側重「修復」「保護」的討論不同,今年焦點轉向如何以大數據、大模型推動治理模式實現跨越。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總結了中國大數據、大模型在耕地質量監測評價中的應用。他透露,其團隊也在建設黑土地大數據大模型監測網絡係統,對土地進行從宏觀監測到微觀調控的全鏈條智能化管理。
多支科研團隊分享了利用AI模型實時監測土壤健康與退化趨勢的新進展。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牽頭建設的基於DeepSeek平台的黑土地保護智能平台,正在幫助科研人員從海量觀測數據中識別規律、預測變化。該所所長姜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AI的融入使黑土地監測從被動治理邁向了主動預警。
專家指出,未來AI有望延伸至施肥、栽培、收穫等全流程環節,推動農業生產體係向智能化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