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集)文明的標尺 舒蕊
在支持歌手的言論中,有些論點值得商榷。
如城市的無障礙設施到位,殘疾人士可自行搭巴士、地鐵與飛機,無需他人幫助,這才是一個文明社會的標尺。因此,在罵內地機場與地鐵等無障礙設施缺失的同時,盲道被佔用或斷頭,全拿來狠批!
有不足,提意見沒問題;歌手因讓陌生人攙扶登機「感受」欠佳,網民認為是廣大殘疾人士的心態?
是的,靠輪椅出行者,能够順利地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求正常;但有些動作他們難以做到。
有網友說歌手在臺灣享受慣無障礙的便利,如坐巴士可以自行登車。為此我在網上查看,相關信息是在這十多年之間的。
臺灣巴士讓輪椅出行者上車的斜板,手動外(澳門採用的),還有電動,加上方便他們上車的巴士是低車盤。電動斜板的,司機去後門按下按鈕,斜板放出,輪椅可自行上去;在車廂裏,仍要司機去扣安全帶。
臺灣的那種安全帶要扣上,據網上說費時四分鐘(比歌手在深圳機場的三分鐘還要長),弄到乘客鼓譟!個別司機為省時(或怕乘客不滿),安全帶扣得不到位,有殘疾者就遇上車輛急剎而受傷。
文明社會的標尺,有許多種;對殘疾人士來說,出行方便,有熱心人士隨時伸援手,當感激不盡!被協助感受不好,心理是否有點問題?(「連滾帶爬」的表述風波‧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