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昨日發佈「澳門青年對軌道運輸的意見調查」結果。研究發現,受訪青年普遍認同持續發展軌道交通,逾七成半青年支持建設輕軌西線,該會並提出五項建議,包括加速推進輕軌路網建設、推動輕軌與巴士票務及班次整合、增設閘機二維碼支付與官方手機App等。
「澳門青年對軌道運輸的意見調查」發佈會昨日上午十一時在新青協青年中心舉行,據介紹,新青協在今年六月和七月以街頭隨機問卷的方式成功訪問了六百四十七名十八至四十四歲的澳門青年,研究團隊組織了青年實地考察多個輕軌站點及其配套,深入收集青年用家的意見和評價。有關研究獲澳門基金會資助。
調查結果顯示,澳門青年仍以乘搭巴士(三成六)、自駕(三成二)和步行(二成六)等傳統路面交通為主為出行方式,以輕軌作為最主要出行方式的青年不足百分之五。研究團隊指出,網絡覆蓋不足是青年未選擇乘搭輕軌的主因。其餘亦包括「站點距離住所遠」、「站點覆蓋面不足」和「未能直達目的地」等三大主因。調查同時發現,超過七成的青年認為在輕軌東線建成後應再進一步發展軌道交通,對於規劃中的輕軌西線,支持度更高達七成半。
就以上調查結果,新青協提出五點主要建議︰一是加速推進輕軌路網建設,尤其應優先落實西線規劃,盡快將輕軌路網延伸至居民居住和活動的核心區域;二是推動輕軌服務數字化升級,增設閘機二維碼支付和信用卡拍卡入閘,同時推出官方手機應用程式,整合路線查詢、實時到站時間、票價資訊等功能,優化使用體驗。三是盡快設立輕軌與巴士轉乘優惠機制,減免車費負擔,優化輕軌與巴士的班次協調。四是活化輕軌站點功能,引入品牌快閃店、售賣亭和小型展覽區,為輕軌注入商業和人文活力。五是革新輕軌視覺識別系統,為輕軌進行全面的視覺識別系統革新,更新報站設計,彰顯澳門現代都市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