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區矯正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六日電】(記者謝雁冰 郭超凱)《國務院關於刑罰執行工作情況的報告》二十六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報告顯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社區矯正工作全面推開,特別是二零二零年社區矯正法施行以來,社區矯正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受中國國務院委託,司法部部長賀榮當日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報告。報告介紹了國務院負責的刑罰執行工作的主要工作和成效、當前刑罰執行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並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

 刑罰執行是刑事司法的重要環節,事關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司法公正,體現國家法治文明程度。報告指出,二零二一年中國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對減假暫案件開展倒查,對問題案件逐一糾正;依法從嚴辦理職務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三類罪犯」減假暫案件,堅決防止「紙面服刑」「提錢出獄」問題發生,刑罰執行剛性得以彰顯。

 社區矯正是在相對開放的社會環境中執行刑罰,有利於罪犯順利融入社會、降低重新犯罪率,是體現中國法治文明進步的重要刑事制度。報告指出,中國強化監督管理,做實教育幫扶,努力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成為守法公民,對違反監管規定的社區矯正對象依法嚴格處理,二零二一年以來對四萬多名社區矯正對象提請撤銷緩刑、撤銷假釋、對暫予監外執行的收監執行。

 報告指出,中國依法收押改造黑惡勢力罪犯,跨省轉押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惡勢力組織的首要分子,有力鞏固掃黑除惡鬥爭成果。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賀榮表示,司法行政系統、公安系統分別建立「部─省─監所」三級視頻巡查和指揮調度系統,有力提升綜合研判、應急響應和指揮調度能力。百分之九十六的監獄建成罪犯遠程視頻會見系統,連接基層司法所,為罪犯和家屬親情溝通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