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布拉格最古老的查理大橋,是跨越伏爾塔瓦河的歷史地標。這座哥德式石橋連接了布拉格的舊城區與小城區,橋上裝飾著多尊巴羅克風格的雕塑,主要是天主教聖徒和守護神。
大橋是查理四世於1357年下令建造,並於1402年完工,最初稱為「石橋」或「布拉格橋」,直到1870年才正式改名為「查理大橋」。全長約516米,寬約10米。
橋上裝飾有30尊巴羅克風格的雕塑,雖然大多為複製品,真品已被移至博物館收藏,但一點也不影響人們對歐洲建築史的了解。橋上雕像不僅具有宗教意義,還展示了巴羅克藝術風格的精美雕刻。如象徵著保護和祝福的「聖母瑪利亞」雕像,尋找失物的守護者「聖安東尼」雕像。還有捷克的守護聖人之一「聖維特」雕像,展示了耶穌的門徒之一聖伯多祿、手持天國的鑰匙的「聖伯多祿」雕像。還有查理大橋上最著名的雕像之一,象徵著忠誠和信仰的「聖約翰·奈波姆克」雕像等。此外,橋的欄杆上有許多精美的鐵藝設計,增添了橋的視覺美感。整座大橋的磚石材料本身也具有歷史意義,展示了中世紀的建築風格,反映了捷克的文化和歷史。
查理大橋兩端各有兩座橋塔,其中老城橋塔被譽為世界上最精美的哥德式建築之一。這座橋塔高約47米,以其精緻的雕刻和細膩的尖頂而聞名,塔樓內部設有展覽,介紹查理大橋的歷史及建築特色,遊客可以攀登並俯瞰整個城市的壯麗景色。
小城區橋塔的外觀同樣引人注目,這座橋塔由兩座塔樓組成,矮的那座建於14世紀,顯示出中世紀建築的風格,具有典型的哥德式特徵,如尖拱和精緻的石雕。高的那座橋塔則是在16世紀進行改建,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影響,其外觀更為華麗,裝飾有多種雕塑及細節,顯示出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術。小城區橋塔的塔樓高聳和精美,象徵著布拉格的繁榮與藝術成就。塔樓內部的空間設有展覽,介紹橋塔的歷史及其在布拉格文化中的重要性。
查理大橋不僅是布拉格的地標,承載著無數的故事,見證了時光的變遷。在這座橋上,無論清晨或黃昏,不僅能夠體驗到捷克的文化魅力,更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城市的靈魂。雖然查理大橋遊客絡繹不絕,但這裡仍是欣賞伏爾塔瓦河兩岸建築美景的絕佳地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