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輕拂,暖意融融,路邊的馬齒莧也蔓延出了新枝,胖嘟嘟的嫩葉,格外喜人。我蹲下身子撫弄着葉片,指尖觸到那熟悉的肉質肌理,忽然想起去年就是用它治好了我久治不癒的腳氣,真是歲月悠悠,草木情深啊!
最初識草藥,還是少年時。那時的農村,交通不便,就醫困難,人們有了小病,一般都會先用草藥或偏方治一治。父親對中草藥頗有研究,擅長用中草藥為當地村民治療一些小病,常常是有求必應,藥到病除。
小小的我見那些貌不驚人的小花、小草還能治病,十分感興趣,只要父親去採草藥,我都要跟隨着,父親自然十分高興。他一邊教我認識草藥,一邊叮囑我:「草藥是用來救人的,馬虎不得。採的時候,不能貪心,每次採夠用量就行了,千萬不要把一個地方的草藥都挖光,得給它們留下一些種子,方便以後還能採得到。」
當時,鄉里長癤子的人比較多,雖然要不了命,但那又紅又腫的大包長在身上,着實難受,嚴重的還會化膿,影響人的正常活動。正好父親會用當地的草藥治療癤子,現採現用,搗碎後敷在患處,一兩天就消退,三五天痊癒,十分有效。
這兩三味草藥,在附近的草地或森林裏就能輕易找到,沒過多久,我就學到了父親的這一「絕活」。父親見我取得了「真經」,有時農活忙不過來,或者幹活太累的時候,他就讓我去幫他採草藥。幾種林子裏常見的植物,一會兒就採回來了。按照父親教我的配比,把幾樣草藥混合後放進石臼裏搗碎,做成一個杯口大小的藥餅,就可以讓患者拿回去敷上了。我的「醫術」得到了父親的真傳,藥效自然也不錯,患者敷上後,要不了幾天就痊癒了。
李嬸的小兒子虎子是我的同班同學,腿上長了個大癤子,紅腫得厲害,痛得虎子好幾天都沒去上學。虎子的母親把他領到我家來,請父親幫忙治一治。父親笑着對我說:「你的好朋友來了,得你去採藥呀」。我自然樂意,很快就採來了一些草藥,讓虎子連續敷了三天。虎子腿上的紅腫很快消退,再過兩天就完全好了。不久,李嬸拿着一包雞蛋來感謝我這個「小神醫」。父親笑了,指着院邊的花花草草說:「該謝的是那些草木,它們才是真的功臣呢。」(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