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之下,全球頂級博物館羅浮宮竟遭劫匪公然行劫——這樁聽起來像電影劇情的事件,於十月十九日上午在巴黎真實上演。四名蒙面劫匪以精準專業的手法,七分鐘內盜走九件拿破崙時期王室珠寶,雖已尋回二件(包括一頂損毀王冠),但剩餘珍品的失竊仍被《紐約時報》評為「近代法國最大文化遺產竊案之一」。
劫案發生在羅浮宮開館不久,劫匪顯然經過精心策劃:兩人身著黃色背心偽裝成工人,利用博物館旁施工大樓的便利,通過施工貨梯直抵阿波羅長廊外露台,用小型電鋸破窗而入;另外兩人則駕駛電單車在外側把風接應。進入展廳後,劫匪迅速擊碎展示櫥窗,掠走包括王后冠冕、項鍊、胸針在內的王室珠寶,得手後沿塞納河畔乘電單車疾馳而去,現場留下作案用的雲梯與電鋸。
這宗案件的專業性體現在多個細節:劫匪精準避開路易十五王冠等鑲嵌假寶石的展品,專門挑選可拆件銷售、無特殊知名鑽石的珍品——包括約瑟芬皇后之女奧坦斯的藍寶石套裝、瑪麗・路易絲皇后的祖母綠首飾、歐仁妮皇后的珍珠王冠等 八件核心藏品(最初通報九件,一件已找回)。他們深知這些珠寶雖歷史文化價值無可估量,卻因可拆解而更易在黑市流通,且避開了攝政鑽這類難以脫手的知名藏品,足見事前踩點與情報搜集的充分。
案發後,羅浮宮緊急宣布週日全日閉館,附近區域實施交通封鎖,館內遊客被安全疏散。法國內政部長努涅斯直言案件暴露了博物館防護體系的脆弱性,檢方已以「組織盜竊和犯罪陰謀」展開偵查,正通過閉路電視追查匪徒行蹤,不排除外國團夥作案的可能。總統馬克龍持續關注調查進展,文化部則承諾將全面升級安全系統。
值得關注的是,被盜珠寶因知名度極高,公開市場無法交易,業內猜測劫匪大概率是受私人收藏家委託盜取,也有人擔心珍品會被拆解後分售。而阿波羅長廊 二零二零年才完成翻新,此次劫案無疑給全球文化遺產保護敲響警鐘。今次的劫案更是充滿「偵探小說質感」,個人估計這個故事隨時會被搬上電視或大銀幕,話題性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