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九月十五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十五日公佈,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九月十七日發表《行政長官二零二五年施政報告》。
施政報告全文將於行政長官完成發言後,在指定網頁發放,而文本及相關刊物會於行政長官完成發言後,在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二十個民政諮詢中心派發。
當天下午,行政長官將在特區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並在晚上七時出席《行政長官二零二五年施政報告》電視論壇節目。
在施政報告發表前,李家超已經連續多個周末在社交平台發出多則短片和貼文,在最新發佈的視頻和貼文中,預告今年宣讀施政報告時,他與團隊將戴起由香港高校師生團隊設計及製作的綠色領帶和領巾。設計靈感來自香港三座著名大橋,反映連接內地與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這則影片前八秒由人工智能生成,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香港中通社九月十五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徐嘉儀)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在九月十七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綜合多方消息,政府在惠民生、拼經濟、謀發展方面料有新舉措,包括重推公屋租置計劃、放寬投資移民買樓限制、推動生態旅遊及遊艇產業、提高非本地生學額等。
近日,李家超在社交平台最新發佈的施政報告宣傳片,片頭利用AI技術生成過往三年李家超的形象。據了解,今年施政報告將有不少篇幅聚焦AI發展,包括推動政府部門應用AI處理政務、設立基金鼓勵學校引入AI教育等。
或推分期補地價提速發展北部區
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李家超曾表示對北都區發展「心急如焚」。消息指,政府將設立高層次專責機構以打破行政壁壘,即「升格」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引入高端高附加值產業並推行「分期補地價」等靈活土地政策,提速發展北都區。
教育方面,香港要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特區政府已規劃在北部都會區興建大學教育城。北都大學城或將優先發展,以帶動區域經濟,政府亦考慮進一步放寬八大資助院校招收非本地生上限至百分之五十,招收更多非本地學生來港升學。
改善民生方面,房屋政策向來是社會焦點。為增加市民置業機會,新一份施政報告預計將公佈資助出售單位的新銷售安排,政府亦正考慮重推擱置約二十年的公屋租置計劃,即讓公屋租戶可選擇以折扣價購買自己所住單位。
對此,社會已有不少支持聲音。不過,公屋租置計劃未必大範圍推行,將先由房委會挑選屋邨諮詢居民意願,再選合適的公屋試行。
促進本地就業方面,勞工處推行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年限屆滿,據了解,政府將進一步完善計劃,以確保本地工人就業為原則,防止濫用,預計在現有本地僱員與輸入勞工二比一的人手比例要求上有所著墨。
提振樓市方面,自去年推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以來,投資推廣署接獲一千九百六十三宗申請,預計為香港帶來逾五百八十億港元投資。多位議員在施政報告諮詢期間提議,提高有關計劃的房地產投資上限、降低購房門檻等。
消息指,降低購房門檻阻力不大,即使門檻由五千萬港元降至三千萬港元,仍屬中高端住宅,不影響一般市民,反而有助於吸引投資和資金有序入市。
此外,特區政府正推動「無處不旅遊」,打造新的旅遊熱點。據悉,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提出香港發展生態旅遊的具體路線,大力推動遊艇產業,政府已要求業界研究開發「跳島遊」線路。
社會各界對施政報告高度期待,相信將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