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30日電】(中新社記者劉文文)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29日同步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中國工商銀行(工行)、中國農業銀行(農行)、中國銀行(中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建行)經營效益總體穩健,資產質量持續改善,信貸精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新質生產力注入了動能。
應對利潤增速承壓 息差管理成關鍵
翻看四大行「中報」,不難發現,上半年,四大行盈利規模依然龐大。利息淨收入作為國有商業銀行營業收入的「大頭」,其表現尤為關鍵。
受去年以來LPR利率持續下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以及美聯儲降息等因素影響,四大行淨息差普遍收窄。上半年,工行、農行、中行和建行的淨息差分別為1.3%、1.32%、1.26%和1.4%。
各大銀行正採取多項措施穩定息差水平。如中行表示,將加強存貸款定價管理,有效對沖LPR下行壓力,同時,把握美元利率高位時機,進一步加大外幣債券投資力度。此外,各行也在積極拓展非利息收入,實現盈利結構多元化。
多家銀行管理層表示,下半年淨息差有望實現邊際趨穩。工行副行長姚明德指出,淨息差邊際降幅已經出現收窄,企穩態勢具備可持續性。
農行行長王志恒表示,隨著存款逐步到期重定價,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能的持續釋放,加上同業負債成本跟隨政策利率進一步下行,有望帶動負債端的付息成本下降,「預計下半年農行淨息差將邊際趨穩」。
信貸結構優化 支持新質生產力
在信貸投向上,四大行信貸資源緊密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配置,其中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的科技領域成為重點支持方向,投放力度顯著提升。
其中,農行上半年科技貸款餘額4.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新增超過8000億元,增速超20%。
中行行長張輝介紹,今年1月,中行發佈《支持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行動方案》,計劃未來5年提供1萬億元專項綜合金融支持。
工行聚焦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和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加大金融支持。上半年該行製造業貸款餘額5.2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2.4萬億元,設備更新再貸款餘額1000億元。
不良貸款率齊降 風控能力增強
在盈利保持穩健、信貸結構持續優化的同時,四大行資產質量也呈現整體改善趨勢,不良貸款率普遍下降,撥備覆蓋率處於合理充足水平,風險抵禦能力進一步夯實。
例如,上半年農行不良貸款率1.28%,較年初下降2個基點。據農行副行長林立介紹,該行針對重點領域風險實施精細化管控,如在地方政府債務方面,對重點省份「一省一策」加強風險管控,積極支持地方資產盤活和有效重組,用好專項債置換隱性債務政策,推進存量債務結構優化,降低風險敞口。
針對市場關注的房地產風險,中行副行長武劍坦言,隨著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同向發力,預計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實現「止跌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