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關於立法會林宇滔議員的書面質詢作如下答覆:
特區政府關注不同特質學生的學習需要,為貫徹落實《特殊教育制度》,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轄下教育心理輔導及特殊教育中心自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二學年起增設資優評估服務,接受在智力及創造力領域的資優評估申請。當家長或學校初步認為學生可能具備資優特質,並具備顯示其智力優異或其他卓越潛能、傑出表現特質的具體資料,可經由中心專業人員為學生進行評估;倘家長或學校未有具體資料,中心亦會為家長及學校提供初步識別、跟進建議,以及合適學生的服務轉介。目前,中心已對所有由家長提出的申請進行評估,不論學生最終被評為資優學生、具備高潛能特質的學生或普通生,中心都會為完成評估的學生提供詳細報告,並向家長及學校提供教育建議。
按《特殊教育制度》,評估可能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須採用多元評量原則,其中包括採用標準化評量工具,以及須考慮學生的成長背景及學習經驗;而評估可能是資優特質的學生,須按其具體情況,以審視學生具備智力、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等單項或多項資優特質;在進行資優評估時,評估人員除會使用標準化的評估工具為學生進行測試外,亦配合臨床觀察,並審視由學校及家長提供的各類具體的參考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學生的學習概況、成長背景,以及倘有的競賽獎項或證明等以作綜合分析,相關資料旨在為評估提供參考,有助於評估人員了解學生在特定範疇所展現的能力,做事動機及興趣,從而提供學生在教育及潛能發展方面的建議。因此,即使未有提交獲得競賽獎項等資料,中心仍會如常為符合條件的學生進行評估。
為進一步優化工作,教青局已建立轉介機制及逐步完善資優領域的評估,目前已編製了兩套適用於幼兒及兒童的標準化智力量表;自二零零八年起共編製了三套適用於幼兒,小學,以及中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創造力評估工具;二零二一年亦完成編製資優特質行為量表。教青局將持續發展及配置不同資優領域的評估工具,以更有效地識別及掌握資優學生的能力。為加強前線教學人員及中高層管理人員對資優學生的識別及支援能力,教青局自二零零九年起持續舉辦系統性的資優教育培訓課程及學習交流活動;並持續舉辦家長講座,增進家長對有資優特質子女的了解,提升管教效能。
為讓資優學生獲得適性及多元化培育,教青局自二零零八年開始每年定期委託本澳不同專業團體及澳門科學館等,為資優學生及具備高潛能特質學生舉辦以創造力及情意教育為主題的培訓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及培養其關懷社會的態度;於二零二四至二零二五學校年度起,透過《學校發展資助計劃》的「促進學習成功及餘暇發展」資助主題,讓學校有更多資源更具針對性地提升及鞏固資優學生的學習。教青局將研究推出進一步發展資優生潛能的措施,持續與學校緊密溝通,支持並鼓勵學校就資優學生成長製作可行性方案,同時加強與學校、高等院校或專業機構合作,共同為資優學生提供高階思維培訓及系統化學習活動。
倘學生被評估為同時具備身心障礙及資優特質,《特殊教育制度》已明確規定可同時採取符合上述特質的教育措施。教青局建議學校按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其既接受資優教育,以及其他切合其發展需要的輔助與支援,如專項培訓和融合教育等。然而,目前經評估為資優的學生當中,未有同時具備身心障礙的學生。教青局近年擴大學生輔導團隊規模、制訂學生心理健康辨識表及工作指引、派員入校為教職員提供培訓,推動學校以分層分級方式,及時辨識包括資優生在內的全體學生的心理需要,並提供所需的支援。考慮到資優學生的情意特質,為促進資優學生的身心發展,教青局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至二零二五年一月期間共舉辦了六場資優教育宣導講座,向教學人員宣導情意教育對資優學生的重要性,同時需配合適異性課程以支援資優學生的學習及發展其健全情感。
現時,教青局正撰寫資優教育校本支援手冊,為學校規劃及發展資優教育提供實務建議。教青局期望循學校、家長及學生不同渠道切入,多方位關顧資優生的發展需要,未來亦將加強宣傳及推廣,鼓勵更多學推行校本資優教育,持續推進資優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