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獲授「全球微粵曲大賽優秀作品教學點」 將深化微粵曲社區推廣工作

 【特訊】為推動微粵曲文化由大灣區傳播到世界各地,「全球微粵曲大賽優秀作品教學點」授牌儀式於昨日上午假澳門工聯筷子基家庭及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舉行,澳門工聯總會獲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經濟台、南方生活廣播授權,成為澳門地區推廣微粵曲的教學基地。

 活動由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經濟台、南方生活廣播、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共同合作,國明戲曲文化藝術協會、澳門綜合旅遊休閒產業人員文娛康體協會支持。開幕禮邀請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社工部代表李宇釩、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經濟台、南方生活廣播總監楊琨、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偉峰、國明戲曲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陳國明、澳門綜合旅遊休閒產業人員文娛康體協會會長梁孫旭、理事長林錦雄等嘉賓主禮,與一眾曲藝愛好者共同見證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重要時刻。

 工聯總會副理事長李靜儀致歡迎詞表示,工聯總會此次獲頒授「全球微粵曲大賽優秀作品教學點」殊榮,標誌着工聯總會在粵劇曲藝推廣方面的努力獲得肯定,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交流合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未來工聯總會將進一步深化微粵曲社區推廣工作,讓更多市民接觸和欣賞充滿特色的藝術作品。她期盼本澳能建立更多合適的文化分享和演出空間和場地,推動居民參與各項文化活動,進一步展現澳門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金名片和城市特質。

 楊琨致詞介紹,全球微粵曲大賽是一個守正創新的賽事,既繼承傳統又大膽創新,微粵曲與一般粵曲不同,微粵曲的「微」是新世紀新時期優秀嶺南傳統文化粵曲的傳播和表達方式,除參賽作品短小精悍,題材新穎,同時通過微信微博等最新的傳播方式參賽和宣傳推廣,充份體現了微的優點,所以叫微粵曲。

 活動上,陳國明即席獻唱全球粵曲首屆金奬作品《一橋飛架伶仃洋》,並介紹了微粵曲的特色。作為近年興起的創新曲藝形式,微粵曲具有短小精煉、內容貼近生活、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特色,突破語言與地域界限,吸引不少年輕人及海外華人重新關注粵曲文化。

 「全球微粵曲大賽」於二0一五年正式創辦,旨在通過微粵曲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廣東故事。至今創作賽共向海內外徵集超過六百多首微粵曲作品,已評選出一百三十多首獲奬作品,錄製了近七十首優秀獲奬作品面向全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