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駕到」 圖文/阿秀
蔡瀾過世的當天,香港有關發行公司,就雷厲風行,立刻把蔡瀾仍有庫存的作品目錄整理出來,發過澳門,詢問我們的需求量。我看到滿滿的三頁紙,五十多個品種,也沒多想,就每一種都訂了一些。過了一個星期,五十多種書,悉數發到澳門。我們清空最顯眼的位置,擺了整整一張台。真有點琳琅滿目的味道。
作為香江四大才子之一,蔡瀾生平所著甚豐,從1955年在新加坡《南洋商報》發表第一篇文章起,就不停的撰寫,然後再結集出版。據說總共有二百多部,可謂著作等身。但眼下仍在銷售的五十多種作品裡,多為吃喝玩樂。尤其是在美食的點評推介方面,更是獨樹一幟,成為標杆,廣受歡迎。特別是在粵港澳地區,開餐館做酒店的老闆們,無不以蔡瀾曾到店吃飯為招牌,無不以和蔡瀾一起合影為榮耀。
蔡瀾的人生宗旨也就是吃喝玩樂。從積極的人生態度來講,似乎有些玩世不恭,到老也如頑童一般。最愜意的時候,狂吃雪糕,猛喝酒。真是醉酒當歌,快樂每一天。從褒義來說,蔡瀾過得非常瀟灑。從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從不介意世俗的條條框框,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我們所陣列的蔡瀾作品,只有《在邵逸夫身邊的那些年》似是正兒八經。作為曾經的電影人,蔡瀾自1957年就進入邵氏電影公司,從負責購片、宣傳、發行,到製作,在電影行業摸爬滾打四十年。曾監製《龍兄虎弟》《一個好人》《快餐車》等影片。1997年後,蔡瀾又開始和電視台合作,做旅遊美食節目。蔡瀾的名氣,也是在此時段,如日中天,婦孺皆知。
縱觀蔡瀾的作品,聯繫他的經歷,可以說,蔡瀾是真正沒有虛度此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