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密語)閒聊關於擇日  Mylene

 說到擇日,我在去年年底時突然感覺要買一本通勝,幾經研究,買了一本廣經堂出版的通勝回來,但放在家裡的角落半年也沒有拆開,就在今年六月份時,突然感覺是時候打開它,說來神奇,就拆封後的數天,一位認識的法科師傅貼出教受中式擇日,就這樣,我與朋友們便帶著自己買的通常去學習擇日了,學時才明白對某些重大日子擇日,真的不是就這樣打開日曆或萬年曆,看到寫宜嫁娶或喪葬就可以,還有不少需要考量的因素。假若要了解中式擇日,大概可以先由其起源了解。

 按網上資料所示,擇日在中國遠古時期便開始存在,而且與天文觀測、農事節及祭祀等活動有關,經過不幾發展,成為與天干地支、陰陽五行及星象神煞融合的體系。擇日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代,觀測星象配合祭祀形成初步擇日的觀念,殷墟甲骨文裡也有占卜下葬日期的記載,周代出現「忌子卯日」的禁忌,擇日由單純的天文活動轉向術數。先秦時期,《禮記》內有關於祭祀擇日的記載,顯示擇日的習俗正在萌芽。《左傳》中則提及「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說明當時已有專門研究曆法和占卜的官員。及至漢代,陰陽家學說興起,擇日方面,也出現了不同的流派。唐宋時代,擇日體系也逐漸成熟,同時在民間廣泛應用。

 發展至今,擇日主要分為傳統日曆(或萬年曆)擇日與通勝配合八字資料的擇日等兩種方式。兩者的差異如下:

 傳統日曆/萬年曆:依據日期本身的吉凶屬性為主,類似我們平常看星座運程,可能忽略每個人個體的差異,同時缺乏對事件主體的針對分析,可能出現對某些人來說「吉日不吉」的情況,它一般較適合對精準度要求不高的日常活動,例如出行、到廟宇拜神、打掃等。

 通勝配合八字資料:以個人八字的簡單資料,例如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剋、神煞和生肖等,配合通勝內的資料如建除十二日、廿八星宿、董公選擇日要覽……篩選適合和最理想的日子。這樣的選擇方式,比較個人化,可減少「吉日不吉」的情況。結婚、喪葬、入伙、簽約等,可以考慮使用這種較個人化擇日方式,提升想要完成事情的順利程度。

 在學習的過程裡,我與朋友們發現,配合八字和特定條件擇日,真的不容易,練習的時候,完成一次擇日,便可能要花上一個多小時,而且因應通勝的出版商不同,有些印刷字體也不容易看清楚,真的有可能看到老眼昏花,看錯隔籬,所以完成後水,也要再三複核。同時,假若我們需要找師傅擇日的話,除了留意對方是否配合八字的擇日方式外,也可了解會否包括八字論命的部份,配合五行調整個人運勢的部份,一般擇日就只是純粹的擇日,可是也有一些師傅可能會加插包括調整當事人的運勢。最後,大家擇日時,請找值得信任的師傅,不要隨便亂把出年月日給人。◇

 

相片拍攝:Cheri

https://sweetmoonblog.wordpr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MiracleLife.Cheri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moonspiritual

https://www.facebook.com/artcheri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