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行雲)珠三角的打更佬  馬不前

更樓為了鼓勵士氣,也設消夜,一如武館,夏夜則有番薯糖水,腐竹糖水(戰時,幼砂白糖無法供應,農村種蔗,土法榨糖,便是如今的片糖,色雖不佳而清甜則一)那是很好的夏夜食品,吃過甜品,大家精神煥發,巡夜更為努力。打更佬最難捱的是寒夜,珠江三角洲雖是亞熱帶地方,但是,冷起來的確是「唔同人咁品」,北風如劍,冷雨如箭,巡夜之時,冷得人難以支持,而盜匪多是趁寒夜更練畏寒懶巡而下手,他們都說:越是寒夜,越是危險,絕對不許偷工減料,中了賊人之計。師父兼任更頭,親自結紮武裝,持槍帶刀,手持小燈籠,周圍巡邏,不敢掉以輕心,如見黑影,便即喝道:「深夜出門,非姦即盜。」如果支支吾吾,便啟疑心,輕則帶回更樓審訊,重則一槍穿腦,亂世性命,原不值錢,三不管地區,殺一人如踩死一隻螞蟻,其實是治安為重,難怪其然。

寒夜中,更樓氣氛緊張,刁斗森嚴,眾人都槍中填上子彈,正所謂「槍出匣,刀出鞘」,人人疑弓疑幻,一旦聽到某村遭劫的消息,更是害怕本村成為賊人下手對象,一有疑惑,便先下手為強,枉殺誤殺,在所不計,一般人如無要務,也不輕易夜出。

那時,更樓都置有村酒一罎,打更佬巡夜勞苦功高,冷得牙關打顫,便喝幾口酒取暖,而更樓中都煨了一大㷛粥,或是一爐煨番薯,或是一鑊鹹魚飯,讓飢寒交逼的人怯怯寒,頂頂餓,吃飽穿暖,繼續巡夜。

俗語有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想搵快錢的賊人,有些是自恃槍在手,開明車馬,人多勢眾,實力雄厚,公然由「紙扇」(文書,師爺之流)寫信,說明要交出黃金多少,銀毫多少,鴉片多少等等,信寄出幾天,收不到回覆,便知該村自持槍械精良,擺出一副「放馬過來!老子不是任人可捏的軟柿子」那些冒名的草莽英雄,便需三思而行,明火打劫,易犯眾怒,如果當地幾十條鄉,不值其霸道行為,群起派人支持,同仇敵愾,他們能否一攻而下?待至天明,眾人圍攻,突圍失敗,便致多年經營,一朝付諸流水。至此地步,多由江湖大佬出頭擺和頭酒,大意是各行一步,不為已甚,富戶總不想五步流血,結怨江湖,大天二向天索價,就地還錢,不算一無所獲,也就沿階下樓。

不過,我也見過一場攻防之戰,那是雙方不肯失威,大家企硬,大天二先向各方派帖,訴說對方擅捕其手足,插贓嫁禍,基於同門一脈,不得不為手足出頭,擺出輕重機槍,全力進攻,對方也嚴陣以待,不知從何處搞來兩門迫擊炮,以猛烈炮火轟擊,一時殺聲震野,宛如攻防之戰,數十里外的日軍,見中國人殺中國人,弄不清誰對誰錯,拍手稱快。而一些誠心抗戰的游擊隊,為之痛心疾首,聲嘶力竭,呼籲雙方停火,槍口一同對外,勿令親痛仇快,一經過多方奔走,終於把雙方勸得按下火頭,勉勉強強擺一席和頭酒,雙方在江湖大佬的壓力下,化敵為友。

由打更佬而談到江湖恩怨,野馬跑得太遠了,請讀者原諒則個。(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