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迎熱浪與極端天氣 專家:「熱穹頂」現象引發

 【香港中通社7月5日電】近日,北半球迎來第一波熱浪,法國、意大利、希臘等國發佈高溫或山火警報,西班牙南部埃爾格拉納多更錄得46℃極端高溫。據報,這波熱浪由「熱穹頂」現象引發,高層大氣熱高壓滯留,將熱空氣封閉,使溫度持續攀升。

 綜合媒體5日消息,去年10月底,英國陷入異常陰霾,平均日照僅8.3小時,漢普郡奧迪厄姆村甚至11天日照僅12分鐘。幾乎同時,西班牙巴倫西亚遭遇百年罕見風暴,引發洪災,造成231人死亡。

 報道分析指,這些極端天氣的背後推手是大氣急流。急流是上層大氣的高速風帶,推動天氣系統自西向東移動。但當急流減弱或彎曲,會導致「大氣阻塞」,使天氣系統滯留,造成長時間高溫、陰雨或暴雨。

 去年10月,極地急流彎曲使英國上空高壓系統滯留,西班牙則受低壓系統影響。類似事件包括2020年西伯利亞熱浪與2021年北美高溫,皆由阻塞引起。

 芝加哥大學教授蒂芙尼.肖強調,急流變化趨勢不明將低估未來極端天氣風險。牛津大學教授蒂姆.伍林斯解釋,大氣阻塞如「歐米伽阻塞」或「偶極阻塞」使急流形成異常環流,導致天氣系統停滯。研究顯示,過去40年,歐洲熱浪頻率與強度上升,與「偶極阻塞」增加有關。2003年歐洲熱浪致7萬人死亡,顯示其致命性。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發現,歐洲熱浪高發區溫度已超模型預測極值。2021年加拿大與美國熱浪造成數百人死亡,基礎設施受損,野生動物也受重創。同時,急流減弱使暴雨移動緩慢,2021年德國與比利時洪災導致200人死亡。研究預測,若全球升溫攝氏2℃,連續7天極端降雨概率將增26%。

 氣候學家警告,若不深入理解急流變化,未來熱浪、洪災與生態危機將更嚴重,威脅人類安全與生態系統穩定。社會需加緊準備,應對日益頻繁的極端天氣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