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聞博見)拜妻為師   茂欽

本文的題目,給人以驚奇的感覺:拜師的人是個將軍,老師是他的娘子!這並非杜撰戲說,正史、野史中都是有記載的。

晚清名將張曜,以民團頭目升任知縣。因讀書少,不諳識字斷文,面對上司下達、下級送來的文書不知所措。好在夫人蒯氏知書能文章,主動為丈夫分憂解難,凡上級來的公文,一一講解給丈夫聽;需要辦理的事項,丈夫嘴裏說,她記錄下來,整理成文上報下發。上官、同僚不明就裏,稱讚張曜有熟諳案牘的老吏風範。

以後七八年間,張曜以政績優異,由知縣升為知州、知府、道台,直做到河南布政使。其間,蒯夫人一直擔任着編外「師爺」的角色。

同治元年,麻煩事臨頭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禦史劉毓楠知道了張曜的「秘密」,上書彈劾他一介武夫「目不識丁」,難能擔當布政使的職責。終果是,被貶為州府的武官總兵。

既降了官職,又失了顏面,張曜雖然氣惱,但沒有消極潦倒,而是決志改變「目不識丁」的現狀,讓公眾重新認識自己。

張曜請求夫人蒯氏當老師,教自己念書識字。蒯氏告訴他,若是誠心求教,就得按規制行事,如學童入塾那樣,先行拜師禮。

「應當,應當。」張曜滿口答應。他在孔老夫子像前擺好椅子,攙扶着夫人入座,然後整理衣帽,走上前去,唱了個喏說:「學生求老師收為弟子。」夫人回說:「就應了你的請求吧。」張曜雙膝跪下,叩頭及地:「學生拜見老師。」繼而畢恭畢敬道:「請老師訓示。」夫人神色嚴肅地說:「你既然拜我為師,必須誠心用心聽從教讀,不許馬虎。」張曜誠惶誠恐:「學生牢記在心,如有違犯,願受老師懲處。」

張總兵託人刻了一方「目不識丁」的印章,日常裏一直佩戴在身上。每當看到印章時,就會想起所受的恥辱,發奮受教。

一天又一天,每辦完公事後,張曜就走進書房,向夫人行禮過後開始學習,或是跟讀課本,或是傾聽講解,或是練習文章,不敢有一絲怠慢。蒯氏每有批評時,必躬身肅立聽訓。

妻子教得認真,管得嚴格,曾多次斥責甚至舉起戒尺,張曜心悅誠服受罰。

日月如梭,春去冬來,數年以後,張曜終於學業有成,能看書寫字草擬公文了,朝廷便提升他當了巡撫,掌管一省的軍政大權,權力還高過原來的布政使呢!

在山東巡撫任上的張曜,時不時向下屬誇耀夫人的才學,一說起來就喋喋不休。有下屬問道:「大人一直被夫人壓着,不覺得難堪嗎?」他笑着說:「大丈夫能伸能屈,有了夫人的嚴格管教,方才有我的今日,高興還來不及哩。」

「你們怕老婆嗎?」張曜反問。下屬回說:「不怕。」他一本正經:「好大的膽,敢不怕老婆!」還對親近的跟班說:「拜夫人為師,對她執弟子禮,大有益處,其樂無窮!」

據說張曜拜妻為師後,還苦練音樂、繪畫,長沙學人胡有猷賦詩稱讚云:「笳鼓歸來操錦瑟,鈴韜收拾事丹青。河聲山色供吟詠,誰謂將軍不識丁?」◇